逍遥咏

亦莫恋此身,亦莫厌此身。 此身何足恋,万劫烦恼根。 此身何足厌,一聚虚空尘。 无恋亦无厌,始是逍遥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万劫:佛教用语,指极长的时间,无数的轮回。
  • 虚空尘:指极其微小的尘埃,比喻生命的渺小和虚幻。

翻译

不要贪恋这具身体,也不要厌恶这具身体。 这身体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它是无尽烦恼的根源。 这身体又有什么值得厌恶的,它不过是聚集在一起的虚空尘埃。 既不贪恋也不厌恶,这才是真正的逍遥自在之人。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恋”与“厌”两种态度,表达了作者对于生命和存在的深刻洞察。白居易以超然的态度审视人的身体与生命,认为不应过分执着或厌恶,因为身体既是烦恼之源,也是虚幻之物。诗中“万劫烦恼根”与“一聚虚空尘”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生命的短暂与虚无。最后,作者提出“无恋亦无厌”的逍遥境界,体现了佛教思想中的超脱与自在,传达了一种超越世俗纷扰、追求心灵自由的人生哲学。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