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中月

客从江南来,来时月上弦。 悠悠行旅中,三见清光圆。 晓随残月行,夕与新月宿。 谁谓月无情,千里远相逐。 朝发渭水桥,暮入长安陌。 不知今夜月,又作谁家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月上弦:指月亮呈现半圆形的上弦月状态。
  • 悠悠:形容时间漫长或心情悠闲。
  • 行旅:旅行,旅途。
  • 清光:指明亮的月光。
  • 残月:指月亮的形状不完整,即将消失的月亮。
  • 新月:指月初形状如钩的月亮。
  • 渭水桥:位于长安(今西安)附近的渭水上的桥。
  • 长安陌:长安的街道。

翻译

客人从江南来到这里,来的时候月亮正呈现上弦月的状态。 在漫长的旅途中,三次见到月亮圆满。 早晨随着残月行走,晚上与新月共宿。 谁说月亮无情,它千里之外也似乎在追随。 早晨从渭水桥出发,傍晚进入长安的街道。 不知道今晚的月亮,又将成为哪家的客人。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客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深情和对旅途的感慨。诗中,“月上弦”、“清光圆”、“残月”、“新月”等词语,巧妙地描绘了月亮在不同时间的变化,增强了诗歌的视觉效果。后半部分通过“谁谓月无情,千里远相逐”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情感寄托,以及对旅途的孤独与追寻。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白居易诗歌的清新与深邃。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