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道逐教偈

· 本净
道体本无修,不修自合道。 若起修道心,此人未会道。 弃却一真性,却入闹浩浩。 忽逢修道人,第一莫向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背道逐教:指违背了道的本质去追求教义。
  • :(jì) 佛教中的一种短诗,用以表达佛教教义或修行心得。
  • 道体:指道的本质或实体。
  • 无修:没有修行的必要。
  • 合道:与道相符合,自然地体现道。
  • 真性:真实的本性,即人的本心。
  • 闹浩浩:形容世俗的喧嚣和繁忙。

翻译

道的本质无需修行,不修行自然与道相合。 如果心生修行道的心思,这人还未真正理解道。 抛弃了真实的本性,却投身于世俗的喧嚣之中。 若遇到真正修行的人,最重要的是不要向他谈论道。

赏析

这首偈语简洁而深刻,表达了作者对“道”的理解和修行态度的看法。作者认为,道的本质是自然无为,不需要刻意去修行,真正的修行是放下一切执着,回归本心。如果一个人还在追求修行的形式,那么他还没有真正领悟道的真谛。最后一句“第一莫向道”,更是强调了真正的修行者应该远离世俗的纷扰,不与人谈论道,以免被世俗的观念所干扰。整首偈语体现了佛教中“无为而治”的哲学思想,强调了内心的平静和自然的境界。

本净

667—761俗姓张,绛州(今山西新绛)人,一作东平(今山东郓城)人。年幼出家,后嗣六祖慧能。玄宗开元初住南岳司空山无相寺,世称司空山禅师。天宝三载(744)应召入长安。次年与两街名僧辩说禅理,应对从容,大阐南宗禅法。卒谥大晓禅师。《祖堂集》卷三、《宋高僧传》卷八、《景德传灯录》卷五有传,后二书存其诗偈7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 7篇诗文

本净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