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修偈

· 本净
见道方修道,不见复何修。 道性如虚空,虚空何处修。 遍观修道者,拨火觅浮沤。 但看弄傀儡,线断一时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jì):佛教中的一种韵文形式,通常用于表达佛教教义或修行心得。
  • 道性:指道的本质或特性。
  • 虚空:佛教用语,指空无一物的状态,比喻道的无形无相。
  • 拨火觅浮沤:拨动火堆寻找水泡,比喻徒劳无功的寻找。
  • 弄傀儡:操纵木偶。
  • 线断一时休:比喻一旦控制傀儡的线断了,傀儡就停止动作,比喻依赖外在条件的事物一旦条件消失,就会停止。

翻译

见到道才开始修道,如果不见道又如何修呢? 道的本质如同虚空,那么在虚空中又该如何修道呢? 遍观那些修道的人,他们像是在拨动火堆寻找水泡一样徒劳。 只要看看那些操纵木偶的人,一旦线断了,木偶就立刻停止了动作。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修道者的行为与操纵木偶的情景,深刻揭示了修道的本质。诗中指出,真正的道是超越形式的,如同虚空一般无形无相,因此修道不应是盲目追求外在形式,而应是内心的领悟和体验。后两句通过比喻,形象地说明了依赖外在条件的行为是不可靠的,真正的修道应是内心的自我觉悟和超越。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修道真谛的深刻理解。

本净

667—761俗姓张,绛州(今山西新绛)人,一作东平(今山东郓城)人。年幼出家,后嗣六祖慧能。玄宗开元初住南岳司空山无相寺,世称司空山禅师。天宝三载(744)应召入长安。次年与两街名僧辩说禅理,应对从容,大阐南宗禅法。卒谥大晓禅师。《祖堂集》卷三、《宋高僧传》卷八、《景德传灯录》卷五有传,后二书存其诗偈7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 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