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妄偈

· 本净
穷真真无相,穷妄妄无形。 返观推穷心,知心亦假名。 会道既如此,到头亦只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真妄:真,指事物的本真、本质;妄,指虚妄、不真实。
  • 穷真:彻底探究真理。
  • 无相:没有具体的形象或形态。
  • 穷妄:彻底探究虚妄。
  • 无形:没有固定的形态。
  • 返观:回头审视。
  • 推穷:深入探究。
  • 假名:假借的名字,非真实的存在。
  • 会道:领悟道理。
  • 到头:最终。
  • 只宁:只是宁静。

翻译

深入探究真理,真理没有具体的形象;深入探究虚妄,虚妄没有固定的形态。回头审视并深入探究内心,发现所谓的“心”也只是假借的名字。既然领悟了这样的道理,最终也只是归于宁静。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真”与“妄”的探究,揭示了世间万物本质与表象的虚幻。诗中“穷真真无相,穷妄妄无形”表达了真理与虚妄都超越了具体的形态,强调了它们的抽象性和不可捉摸性。后两句“返观推穷心,知心亦假名”则进一步指出,连“心”这一概念也只是人为的构建,并非真实存在。最后,诗人认为领悟了这些道理后,人生最终归于宁静,体现了佛教的空灵与超脱。

本净

667—761俗姓张,绛州(今山西新绛)人,一作东平(今山东郓城)人。年幼出家,后嗣六祖慧能。玄宗开元初住南岳司空山无相寺,世称司空山禅师。天宝三载(744)应召入长安。次年与两街名僧辩说禅理,应对从容,大阐南宗禅法。卒谥大晓禅师。《祖堂集》卷三、《宋高僧传》卷八、《景德传灯录》卷五有传,后二书存其诗偈7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 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