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苟:如果。
- 安得:怎么能得到。
- 机上丝:指织布用的丝线。
- 官赋:官府征收的赋税。
- 鸣梭:织布时梭子发出的声音。
- 达晓:直到天亮。
- 结发期:指结婚的年龄。
- 弄蛾眉:化妆打扮,蛾眉指女子的细长眉毛。
翻译
养蚕首先要养桑树,蚕老了人也会随之衰老。 如果园中没有叶子,怎么能得到织布用的丝线呢? 我家并非豪门大户,官府的赋税却每日追逼。 织布声从夜晚响到天亮,还担心不能及时完成。 只担心蚕和桑树,哪里敢问何时能结婚。 东边的邻居女子刚刚出嫁,对着镜子打扮自己的细长眉毛。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勤劳的养蚕女子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诗中,“养蚕先养桑,蚕老人亦衰”反映了养蚕人的艰辛和岁月的无情。通过对比“妾家非豪门”与“官赋日相追”,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生活的压力。最后两句“东邻女新嫁,照镜弄蛾眉”则巧妙地以邻家女子的幸福生活作为对比,突出了主人公的无奈和期盼。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展现了唐代普通百姓的生活面貌和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