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与韦左丞同入南省因叙旧以赠之

早年同遇陶钧主,利钝精粗共在镕。 金剑淬来长透匣,铅刀磨尽不成锋。 差肩北省惭非据,接武南宫幸再容。 跛鳖虽迟骐骥疾,何妨中路亦相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陶钧:比喻造就、创建。
  • 利钝:指锋利和钝拙。
  • :熔炼金属。
  • 金剑:指精良的剑。
  • (cuì):淬火,金属热处理工艺之一,将金属工件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浸入冷却剂(油、水等)急速冷却,以增加硬度和强度。
  • 铅刀:比喻才能平庸。
  • 差肩:并肩,比喻地位相等。
  • 北省:指唐朝的尚书省。
  • 接武:步履相接,比喻接近。
  • 南宫:指唐朝的门下省。
  • 跛鳖:比喻才能平庸的人。
  • 骐骥:指良马,比喻有才能的人。

翻译

早年我们一同受到君王的赏识,无论是锋利还是钝拙,精良还是粗糙,都在一起被熔炼。 精良的剑经过淬火后能长久地透出剑匣,而平庸的铅刀磨尽了也成不了锋利的刀。 我们并肩在尚书省,我感到惭愧自己并非真正的合适之人,而在门下省与你步履相接,幸好你再次容纳了我。 虽然我像跛脚的鳖一样行动迟缓,而你像骏马一样疾驰,但这不妨碍我们在中途相遇。

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与韦左丞重逢时的赠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共同经历的回忆和对韦左丞的敬意。诗中通过“金剑”与“铅刀”的对比,形象地描绘了两人才能的差异,但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韦左丞的感激之情,因为韦左丞在官场中给予了诗人包容和支持。最后两句以“跛鳖”与“骐骥”的比喻,既自谦又表达了对韦左丞的敬佩,同时也展现了两人深厚的友情,即使才能有别,也能在中途相遇,共同前行。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