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成大行皇帝挽歌词四首奉敕撰进

严恭七月礼,哀恸万人心。 地感胜秋气,天愁结夕阴。 鼎湖龙渐远,濛汜日初沈。 唯有云韶乐,长留治世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严恭:严肃恭敬。
  • 七月礼:指七月的祭祀仪式。
  • 哀恸:极度悲伤。
  • 胜秋气:胜过秋天的气息,形容气氛沉重。
  • 天愁:天象也显得忧愁。
  • 结夕阴:傍晚的天空阴沉。
  • 鼎湖:传说中黄帝乘龙升天的地方,这里比喻皇帝的逝世。
  • 龙渐远:比喻皇帝的灵魂远去。
  • 濛汜:古代神话中的日落之处。
  • 日初沈:太阳开始下沉,比喻皇帝的逝世。
  • 云韶乐:古代宫廷音乐,这里指皇帝的遗音。
  • 治世音:治理国家的声音,这里指皇帝的教诲和影响。

翻译

严肃恭敬地举行了七月的祭祀仪式,这哀恸之情触动了万人的心。 大地的沉重气氛胜过了秋天的气息,天空也显得忧愁,傍晚的天空阴沉。 鼎湖中的龙已经远去,濛汜的太阳也开始下沉。 唯有那云韶乐,长久地留存着治理国家的声音。

赏析

这首作品是白居易在唐文宗李昂去世后奉敕撰写的挽歌。诗中通过严肃的祭祀仪式、沉重的气氛、神话中的象征以及宫廷音乐的遗留,表达了对逝去皇帝的深切哀悼和对皇帝治世影响的怀念。诗的语言庄重,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白居易作为诗人的高超技艺和对皇帝的敬仰之情。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