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同座

春黛双蛾嫩,秋蓬两鬓侵。 谋欢身太晚,恨老意弥深。 薄解灯前舞,尤能酒后吟。 花丛便不入,犹自未甘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春黛(dài):指春天的眉毛,形容女子眉毛如画。
  • 双蛾:古代形容女子眉毛弯曲如蛾翅。
  • :形容年轻、娇嫩。
  • 秋蓬:比喻头发蓬乱,如同秋天的蓬草。
  • 两鬓:指脸颊两侧靠近耳朵的头发。
  • :逐渐增多,这里指白发增多。
  • 谋欢:寻求欢乐。
  • 身太晚:指年纪已大,错过了寻求欢乐的最佳时机。
  • 恨老:对年老的遗憾和不满。
  • 意弥深:情感更加深沉。
  • 薄解:略微了解,这里指稍微懂得。
  • 灯前舞:在灯光下跳舞。
  • 尤能:尤其擅长。
  • 酒后吟:饮酒后吟诗。
  • 花丛:比喻美女聚集的地方。
  • 未甘心:不甘心,不愿意放弃。

翻译

春天的眉毛如画般娇嫩,秋天的蓬草般头发逐渐侵染了两鬓。 寻求欢乐的时机来得太晚,对年老的遗憾和不满情感更加深沉。 稍微懂得在灯光下跳舞,尤其擅长饮酒后吟诗。 虽然不进入美女聚集的地方,但内心仍然不甘心放弃。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青春逝去和时光不再的感慨。诗中,“春黛双蛾嫩”与“秋蓬两鬓侵”形成鲜明对比,前者描绘青春美貌,后者则暗示岁月的无情。诗人的“谋欢身太晚”和“恨老意弥深”表达了对逝去青春的无奈和对老去的遗憾。尽管如此,诗人仍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如“薄解灯前舞”和“尤能酒后吟”,显示出他即使年老也不失风雅和才情。最后两句“花丛便不入,犹自未甘心”则透露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不甘心放弃的心态。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