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夕有怀梦得

露簟荻竹清,风扇蒲葵轻。 一与故人别,再见新蝉鸣。 是夕凉飙起,闲境入幽情。 回灯见栖鹤,隔竹闻吹笙。 夜茶一两杓,秋吟三数声。 所思渺千里,云外长洲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露簟(diàn):露水沾湿的竹席。
  • 荻竹:一种生长在水边的植物,这里指用荻竹制成的席子。
  • 风扇:这里指用蒲葵叶制成的扇子。
  • 蒲葵:一种植物,其叶可用来制作扇子。
  • 凉飙(biāo):凉风。
  • 回灯:重新点亮灯火。
  • 栖鹤:栖息的鹤。
  • 吹笙:吹奏笙这种乐器。
  • (sháo):古代的一种勺子,这里指用勺子舀茶。
  • :遥远。
  • 长洲城:地名,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这里指远方的地方。

翻译

露水沾湿了清凉的竹席,蒲葵叶制成的扇子轻轻摇动。 与老朋友分别后,再次相见时已是新蝉鸣叫的季节。 这个夜晚凉风习习,闲适的环境引发了幽深的情感。 重新点亮灯火,看见栖息的鹤,隔着竹林听到笙声。 夜晚品茶一两勺,秋天的吟咏几声。 所思念的人远在千里之外,云层之外是那遥远的长洲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立秋之夜的静谧与怀旧之情。白居易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如露水、竹席、蒲葵扇等,营造出一种清凉而宁静的氛围。诗中“回灯见栖鹤,隔竹闻吹笙”等句,巧妙地以视觉和听觉的交织,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友人的思念及对远方故乡的眷恋。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白居易深沉的情感和对自然景物的敏锐捕捉。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