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张大夫酬高山人

野客居铃阁,重门将校稀。 豸冠亲谷弁,龟印识荷衣。 座右寒飙爽,谈馀暮角微。 苍生须太傅,山在岂容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野客:指在野的士人,即未做官的读书人。
  • 铃阁:古代高级官员的办公地点,因悬挂铃铛而得名。
  • 重门:指深宅大院中的多重门。
  • 将校:高级军官。
  • 豸冠:古代法官的帽子,这里指代法官。
  • 谷弁:古代的一种帽子,这里指代官帽。
  • 龟印:古代官员的印章,常刻有龟形。
  • 荷衣:用荷叶制成的衣服,古代隐士的服饰,这里指代隐士。
  • 座右:座位旁边。
  • 寒飙:寒风。
  • 暮角:傍晚的号角声。
  • 苍生:指百姓。
  • 太傅:古代官职,为辅佐太子的官,这里泛指高官。
  • 山在:山仍然存在。

翻译

在野的士人居住在高级官员的办公地点,深宅大院中高级军官稀少。 法官的帽子亲吻着官帽,官员的印章识别着隐士的服饰。 座位旁边吹来寒风使人感到清爽,谈论结束时傍晚的号角声微弱。 百姓需要高官的辅佐,山仍然存在,岂能让隐士归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在野士人与高级官员的交往场景,通过对比“野客”与“将校”、“豸冠”与“荷衣”等意象,展现了士人的清高与官员的尊贵。诗中“寒飙爽”与“暮角微”的描写,增添了场景的生动感。末句“苍生须太傅,山在岂容归”表达了诗人对士人应为国家和百姓服务的期望,同时也体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矛盾。

司空曙

司空曙

司空曙,字文明,或作文初。广平(今河北永年县东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唐代诗人。约唐代宗大历初前后在世。大历年进士,磊落有奇才,与李约为至交。性耿介,不干权要。家无担石,晏如也。尝因病中不给,遣其爱姬。韦辠节度剑南,辟致幕府。授洛阳主簿。未几,迁长林县丞。累官左拾遗。终水部郎中。其诗朴素真挚,情感细腻,多写自然景色和乡情旅思,诗风闲雅疏淡。 ► 1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