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酬侍中夏中雨后游城南庄见示八韵

岛树间林峦,云收雨气残。 四山岚色重,五月水声寒。 老鹤两三只,新篁千万竿。 化成天竺寺,移得子陵滩。 心觉闲弥贵,身缘健更欢。 帝将风后待,人作谢公看。 角里年虽老,高阳兴未阑。 佳辰不见召,争免趁杯盘。
拼音

所属合集

#五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岛树:岛上的树木。
  • 林峦:山林。
  • 岚色:山中的雾气。
  • 新篁:新竹。
  • 天竺寺:位于杭州的著名佛教寺庙。
  • 子陵滩:地名,位于浙江。
  • 风后:古代传说中的风神。
  • 谢公:指谢安,东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
  • 角里:地名,指角城,古代地名。
  • 高阳:高阳酒徒,指好酒之人。
  • 兴未阑:兴致未尽。

翻译

岛上的树木与山林相间,云散雨停,残留的雨气渐渐消散。四周的山峦被浓重的雾气笼罩,五月的河水声带着寒意。老鹤有两三只在空中飞翔,新生的竹子成千上万竿。仿佛将天竺寺的景致化成,又像是移来了子陵滩的风光。心灵感到宁静而愈发珍贵,身体因为健康而更加欢乐。帝王将风后般的人物对待,人们将我视为谢公一般的人物。虽然年岁已高,但酒兴未尽。美好的时光未被召集,怎能不趁机享受这杯盘之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城南庄的宁静景致,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诗中“老鹤两三只,新篁千万竿”等句,以对比手法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结尾处“佳辰不见召,争免趁杯盘”则透露出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满足和对世俗名利的超脱。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白居易诗歌的清新自然风格。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