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石山人

腾腾兀兀在人间,贵贱贤愚尽往还。 膻腻筵中唯饮酒,歌钟会处独思山。 存神不许三尸住,混俗无妨两鬓斑。 除却馀杭白太守,何人更解爱君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腾腾兀兀:形容忙碌而不知疲倦的样子。
  • 膻腻:(shān nì),指油腻的食物。
  • 歌钟: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这里指宴会中的音乐。
  • 三尸:道教术语,指人体内的三种恶欲,即贪、嗔、痴。
  • 混俗:指与世俗混同,不特别突出。
  • 馀杭:地名,今杭州。
  • 白太守:指白居易自己,他曾任杭州刺史。

翻译

我忙碌而不知疲倦地在人间奔波,与各种身份的人交往。在油腻的宴席中,我只能饮酒,而在音乐宴会中,我独自思考着山林的宁静。我修炼精神,不让三尸(贪、嗔、痴)停留,虽然与世俗混同,但我的两鬓已经斑白。除了我这个杭州的白太守,还有谁能够真正懂得享受闲适的生活呢?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白居易对于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诗中,“腾腾兀兀”描绘了他在人间的忙碌,而“膻腻筵中唯饮酒,歌钟会处独思山”则展现了他对繁华宴会的淡漠和对山林宁静的向往。最后两句自问自答,显示了他对自己闲适生活的自得和自豪,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孤独感,因为除了他自己,似乎无人能真正理解并欣赏这种生活。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反映了白居易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