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吟

醉来忘渴复忘饥,冠带形骸杳若遗。 耳底斋钟初过后,心头卯酒未消时。 临风朗咏从人听,看雪闲行任马迟。 应被众疑公事慢,承前府尹不吟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冠带形骸:指衣冠和身体,这里形容作者醉后对衣着和身体的不在意。
  • 杳若遗:杳,遥远;遗,遗弃。这里形容作者醉后感觉自己仿佛被世界遗弃。
  • 斋钟:寺庙中的钟声,通常在早晚敲响,提醒僧人进行斋戒或修行。
  • 卯酒:早晨喝的酒。卯时,古代十二时辰之一,相当于现在的早上五点到七点。
  • 承前:从前,以往。

翻译

醉意袭来,我忘记了口渴和饥饿,衣冠和身体仿佛被遥远地遗弃。 耳边寺庙的钟声刚刚停歇,心中早晨的酒意还未消散。 迎着风大声朗读,任由人们倾听,看着雪随意行走,任马儿慢慢前行。 我应该被众人怀疑工作怠慢,因为以往的府尹是不吟诗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白居易醉后的状态和心境。诗中,“醉来忘渴复忘饥”直接表达了醉后的忘我状态,而“冠带形骸杳若遗”则进一步以夸张的手法表现了醉后的超脱和放纵。后两句通过对斋钟和卯酒的描写,巧妙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醉意的持续。最后两句则带有自嘲的意味,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眼光的淡然和对个人爱好的坚持。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白居易独特的诗风和人生观。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