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到襄阳访问旧居

昔到襄阳日,髯髯初有髭。 今过襄阳日,髭鬓半成丝。 旧游都是梦,乍到忽如归。 东郭蓬蒿宅,荒凉今属谁。 故知多零落,闾井亦迁移。 独有秋江水,烟波似旧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髯髯 (rán rán):形容胡须初长。
  • (zī):上唇的胡须。
  • 髭鬓 (zī bìn):胡须和鬓发。
  • 半成丝:形容头发半白,如同丝线。
  • 东郭:城东。
  • 蓬蒿宅:长满野草的宅院,形容荒凉。
  • 闾井:指邻里和井水,代指旧时的居住环境。

翻译

昔日我初到襄阳时,胡须刚刚长出。 如今我再次经过襄阳,胡须和鬓发已半白如丝。 旧时的游历都如同梦境,突然回到这里,感觉仿佛回到了过去。 城东那座长满野草的宅院,如今荒凉不堪,不知归属于谁。 故友多已零落,邻里和井水也已变迁。 唯有那秋天的江水,烟波依旧,如同往昔。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昔日与今朝,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旧居变迁的感慨。诗中,“髯髯初有髭”与“髭鬓半成丝”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岁月的无情。后文通过对旧居荒凉景象的描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感慨。最后,以“秋江水”和“烟波似旧时”作结,寄托了诗人对往昔的怀念和对不变之物的珍视。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白居易对人生变迁的深刻感悟。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