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征

南征五月动旌旄,瘴霭蛮烟望目劳。 此日壶浆迎虎旅,几年江海泣弓刀。 戍楼雕落风云壮,野日猩啼战垒高。 更喜皇天能悔祸,不妨游子卧江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南征(nán zhēng):向南征战。 旌旄(jīng máo):军旗。 瘴霭(zhàng ǎi):瘴气弥漫的样子。 蛮烟(mán yān):南方蛮荒地区的烟雾。 壶浆(hú jiāng):美酒。 虎旅(hǔ lǚ):勇猛的军队。 江海泣(jiāng hǎi qì):指长期在江海征战,辛苦劳累。 弓刀(gōng dāo):指弓箭和刀剑。 戍楼(shù lóu):边防的楼台。 猩啼(xīng tí):猩猩的叫声。 战垒(zhàn lěi):战争堡垒。

翻译

五月南征,军旗飘扬,瘴气弥漫,蛮荒烟雾遥遥。今日壶浆迎接勇猛的军队,多少年来在江海征战,辛苦劳累。边防楼台雕梁落下,风云壮丽,太阳高高挂,猩猩的叫声响彻战争堡垒。更加庆幸皇天能够悔改战祸,不妨让游子在江边草地上安眠。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南征的场景,通过描写军队征战的艰辛和边防地区的壮丽景色,展现了南征的艰难与壮美。诗人表达了对战争的反思和对和平的向往,希望能够结束战乱,让人们安居乐业。整体氛围庄严肃穆,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的深思。

孙一元

明人,自称关中(今陕西)人,字太初,自号太白山人。风仪秀朗,踪迹奇诘,乌巾白帢,铁笛鹤瓢,遍游名胜,足迹半天下。善为诗,正德间僦居长兴吴珫家,与刘麟、陆昆、龙霓、吴珫结社倡和,称苕溪五隐。有《太白山人稿》。 ► 5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