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缥缈(piāo miǎo):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 筹边:筹划边疆事务。
- 藻井: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一种装饰性天花板,多为方形或多边形,上面绘有图案。
- 鬘云(mán yún):形容云彩如发髻。
- 龙湫:指瀑布或深潭,传说中龙居住的地方。
- 白山黑水:指东北地区的白山(长白山)和黑水(黑龙江),泛指边疆地区。
- 玉帐:指军帐,也泛指军营。
- 萧萧:形容风声或马鸣声。
- 万垒:指连绵不断的山峰或防御工事。
翻译
站在高耸入云的百尺楼头,我忙于筹划边疆事务,无暇坐下来消解忧愁。 放眼望去,江边的树木隐约可见,我的家乡在千里之外,我倚着风中的屋檐,月光如钩。 天花板上的图案仿佛打开了天空,雁群飞过,云彩如发髻般聚集在市集上,却不见了传说中的龙湫。 白山和黑水就在楼外,军帐中风声萧萧,四周是连绵不断的山峰和防御工事,秋意正浓。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站在高楼上远眺边疆的景象,通过“缥缈”、“筹边”、“目穷”等词语,表达了诗人对边疆事务的忧虑和对家乡的思念。诗中“藻井幕天开雁阵,鬘云结市失龙湫”一句,以藻井、雁阵、鬘云等意象,展现了边疆的辽阔与神秘。结尾的“白山黑水”、“玉帐萧萧”则进一步以边疆的自然景观和军事氛围,加深了秋意中的边塞情怀。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丰富,展现了诗人对边疆的深情关注。

孙承宗
明高阳人,字稚绳,号恺阳。为诸生时,教读边郡,喜从老兵究问险要阨塞。万历三十二年进士。授编修,进中允。历谕德、洗马。熹宗即位,充讲官。朝臣推为兵部侍郎,主辽事。帝不欲承宗离讲筵,不许。天启二年广宁失守,乃拜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承宗自请督师,既至,汰逃将,遣疲兵,用马世龙等为将;又从袁崇焕请,筑宁远等城,令崇焕守之。在关四年,凡修复城堡数十,练兵十一万,开屯五千顷,遣将戍锦州、松山、大小凌河,拓地四百里。三年,为魏忠贤党所谗,乞归。崇祯二年,后金兵陷畿辅州县多处,思宗命承宗守通州。次年,收复遵化等四城。后以大凌河等地失守,廷臣归咎承宗筑城之计,引疾归。家居七年,十一年,清兵攻高阳,率家人拒守,城破,投环死。子孙多人皆战死。福王时谥文忠。有《高阳集》。
► 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