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八首
清时厌藜藿,挟策干承明。
肃肃中天宇,列宿悬神京。
衣冠萃阊阖,谒帝罗群英。
如何攀龙客,相弃若浮萍。
长啸出宛洛,驱车返柴荆。
升高望八荒,濯足临四溟。
商山岂不贵,畏垒岂不荣。
大哉鲁尼父,著作垂千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厌藜藿(yàn lì huò):厌恶普通的蔬菜。 挟策干承明:带着奏章前去朝廷。 肃肃中天宇:庄严肃穆的天空。 列宿悬神京:星宿悬挂在神京之上。 衣冠萃阊阖:身着华丽衣冠聚集在宫殿门前。 谒帝罗群英:向皇帝行礼,聚集了许多贤才。 攀龙客:希望得到皇帝的赏识。 相弃若浮萍:互相排斥如同漂浮的浮萍。 宛洛(wǎn luò):指洛阳。 柴荆(chái jīng):指楚地。 八荒:指天下八方。 四溟:指四大洋。
翻译
歌颂历史(之一) 清朗的时光里,艰难前行,怀抱奏章向皇宫进发。 天空庄严肃穆,星宿高悬在神京之上。 华丽的衣冠聚集在宫殿门前,向皇帝行礼,聚集了许多贤才。 但是,如何才能得到皇帝的赏识呢?有时却像漂浮的浮萍一样被相互排斥。 长啸出发去洛阳,驾车回到楚地。 登高眺望天涯海角,洗涤双足临立四大洋。 商山岂不珍贵,畏惧的城垒岂不光荣。 啊,伟大的鲁尼父啊,你的著作传颂千古。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士人怀才不遇,希望得到皇帝认可的心情。作者通过描写清朗的时光,庄严肃穆的天空,华丽的衣冠,以及向皇帝行礼的场景,展现了士人们对权力和荣耀的向往。然而,诗中也透露出士人们在朝廷中相互排斥的现实,以及他们对历史名人的敬仰和对自身价值的思考。最后,以赞颂鲁尼父的著作为结尾,表达了对历史传承和文化积淀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