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二十首

昭昭三五夕,皎月流素光。 徘徊入高楼,照我罗衣裳。 揽衣坐叹息,起步仍徬徨。 良人怀远游,九载客他乡。 空闺知岁暮,独处知夜长。 嗷嗷云中雁,随风忽南翔。 安能假羽翼,万里来君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昭昭:明亮的样子。
  • 三五夕:指农历十五日的夜晚,即月圆之夜。
  • 皎月:明亮的月亮。
  • 流素光:指月光如流水般清澈明亮。
  • 徘徊:来回走动,犹豫不决。
  • 罗衣裳:用轻软的丝织品制成的衣服。
  • 揽衣:提起衣服。
  • 徬徨:徘徊不定,犹豫不决。
  • 良人:古代妻子对丈夫的称呼。
  • 九载:九年。
  • 空闺:指女子独居的房间。
  • 嗷嗷:形容雁叫声。
  • 云中雁:指在云中飞翔的大雁。
  • 假羽翼:借用翅膀。

翻译

在明亮的十五夜晚,皎洁的月亮洒下清澈的光芒。月光徘徊着进入高楼,照亮了我的罗衣裳。我提起衣服坐下叹息,起身又徘徊不定。我的丈夫怀揣着远游的梦想,已经九年客居他乡。空荡的闺房知道岁末的寂寞,独处时更觉夜长。云中传来雁群嗷嗷的叫声,随着风忽然向南飞翔。我怎能借得一双翅膀,飞越万里来到你的身旁。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月圆之夜,女子思念远游丈夫的情景。诗中通过月光、高楼、罗衣裳等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凄美的氛围。女子的叹息和徘徊,表达了她对丈夫的深切思念和无法相见的无奈。最后以雁群南翔为喻,抒发了女子渴望与丈夫团聚的强烈愿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动人。

胡应麟

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