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得欧桢伯书及致西署秣陵二集走笔寄谢询其苍头李英
王生手持双鲤鱼,剖之中有明月珠。
鲛人夜泣魑魅走,珊瑚十万罗前除。
美人吏隐金陵畔,金马铜龙谁不羡。
缓辔晨过莫愁里,鸣珂夜入明光殿。
秦淮千里心悠哉,瀫水兰桡那得开。
君家摩勒有佳句,祗今何似郗方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双鲤鱼:古代书信的代称,因书信藏在鲤鱼形的木盒中,故称。
- 明月珠:比喻珍贵的诗文。
- 鲛人:传说中的人鱼,这里比喻诗人。
- 魑魅:传说中的山林妖怪。
- 珊瑚十万:比喻诗文珍贵如珊瑚。
- 罗前除:排列在前面。
- 金马铜龙:指宫廷中的装饰,也象征着官职。
- 缓辔:慢慢骑马。
- 莫愁里:地名,在南京,这里指诗人的居住地。
- 鸣珂:官员的马饰,这里指官员。
- 明光殿:宫殿名,这里指朝廷。
- 秦淮:河流名,流经南京,这里指南京。
- 瀫水:河流名,这里指诗人的家乡。
- 兰桡:美丽的船。
- 摩勒:指摩崖石刻,这里指诗文。
- 郗方回:人名,东晋书法家郗鉴的字。
翻译
王生拿着两封书信,打开里面有如明月般珍贵的诗文。 诗人如鲛人夜泣,魑魅都逃走,诗文珍贵如珊瑚排列在前。 美人在金陵隐居,谁不羡慕那金马铜龙的官职。 慢慢骑马经过莫愁里,夜晚官员进入明光殿。 千里秦淮让人心旷神怡,瀫水的美丽船只怎能启航。 你家有摩崖石刻的佳句,现在何似郗方回。
赏析
这首诗是胡应麟对友人欧桢伯寄来的书信和诗集的回谢之作。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双鲤鱼”、“明月珠”、“鲛人夜泣”等,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诗文的珍视和赞美。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友人隐居金陵、官职显赫的羡慕之情,以及对家乡的思念。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