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黄公望西泠烟霭图歌

大痴老人黄子久,涂抹丹青号名手。名呼大痴画不痴,此图气韵尤淋漓。 危峰突起矗霄汉,迤逦横冈折层巘。其下澄湖八万顷,金碧楼台挂天半。 芙蓉及菡萏,艳色何纷披。恍如若耶溪,并浴千西施。 飞鸥明灭傍沙际,挟雌抱子群翔飞。第六桥南入灵隐,此去南屏尚多景。 岳王墓倚金沙滩,竺色三天浮髻鬟。隔崦人家夕阳落,破帽骑驴出东郭。 寻诗何处携丝桐,美人迟我飞来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大痴老人:指黄公望,元代画家,字子久,号一峰、大痴道人。
  • 涂抹丹青:指绘画。
  • 名手:高手,指技艺高超的人。
  • 气韵:指作品的艺术风格和意境。
  • 淋漓:形容非常畅快,这里指画作表现力强。
  • 危峰:高耸的山峰。
  • :直立,高耸。
  • 霄汉:天空。
  • 迤逦:曲折连绵。
  • 层巘:重叠的山峰。
  • 澄湖:清澈的湖水。
  • 金碧:形容色彩鲜明华丽。
  • 芙蓉:荷花。
  • 菡萏:荷花的别称。
  • 纷披:散乱的样子,这里形容荷花盛开。
  • 若耶溪:位于浙江绍兴的一条溪流,传说西施曾在此沐浴。
  • 西施:春秋时期越国美女。
  • 明灭:忽隐忽现。
  • 沙际:水边沙滩。
  • 群翔飞:成群飞翔。
  • 第六桥:指西湖白堤上的断桥。
  • 灵隐:指杭州的灵隐寺。
  • 南屏:指南屏山,位于杭州西湖之南。
  • 岳王墓:位于杭州西湖边,是宋代名将岳飞的墓。
  • 金沙滩: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竺色:指佛教寺庙的颜色。
  • 三天:指佛教中的欲界、色界、无色界。
  • 髻鬟:古代妇女的发髻,这里比喻山峰。
  • :山坳。
  • 破帽骑驴:形容文人雅士的闲适生活。
  • 东郭:东边的城郭。
  • 丝桐:指琴,古代常用丝桐制作琴。
  • 美人:指理想中的美好人物。
  • 迟我:等待我。
  • 飞来峰:位于杭州西湖边的一座山峰。

翻译

黄公望,号大痴老人,是绘画的高手。虽然名为“大痴”,但他的画作并不痴,这幅图的气韵尤为淋漓。画面中,一座高耸的山峰直插云霄,曲折连绵的山冈和重叠的山峰延伸开来。山下是一片清澈的湖水,湖面上挂着金碧辉煌的楼台。荷花和芙蓉盛开,色彩缤纷,仿佛是若耶溪中的西施们一同沐浴。水边沙滩上,海鸥忽隐忽现,成群飞翔。从断桥向南进入灵隐寺,再到南屏山,还有更多美景。岳王墓紧邻金沙滩,佛教寺庙的颜色在空中浮现,如同古代妇女的发髻。夕阳西下,我戴着破帽骑着驴子出了东郭,寻找诗意。我带着琴,理想中的美好人物在飞来峰等待我。

赏析

这首诗歌赞美了黄公望的画作《西泠烟霭图》,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画中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气息。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笔触,将画中的山峰、湖水、楼台、荷花等元素描绘得栩栩如生,同时融入了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如提到岳王墓、灵隐寺等,增添了诗歌的深度和韵味。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对黄公望画艺的极高评价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胡应麟

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