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起煮茶

碎擘月团细,分灯来夜缸。 瓦铛然野竹,石瓮泻秋江。 水火声初战,旗枪势已降。 月明犹在壁,风雨打山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碎擘:破碎分开。
  • 月团:指茶叶,因其形似圆月。
  • 分灯:点亮灯火。
  • 夜缸:夜间的灯盏。
  • 瓦铛:瓦制的煮茶器具。
  • :同“燃”,燃烧。
  • 野竹:指用来燃烧的竹子。
  • 石瓮:石制的容器,此处指用来盛水的器具。
  • 秋江:秋天的江水,此处比喻清澈的水。
  • 水火声初战:形容水烧开的声音,如同水火交战。
  • 旗枪势已降:比喻茶叶在水中舒展开来的样子,如同战旗和枪矛已经放下。
  • 旗枪:战旗和枪矛,此处比喻茶叶的形状。

翻译

破碎的茶叶如圆月般细碎,夜深人静时分点亮了灯火。 瓦制的茶铛中燃烧着野竹,石瓮里的水清澈如秋江。 水烧开的声音如同水火交战,茶叶在水中舒展开来,如同战旗和枪矛已经放下。 月光依然洒在墙壁上,风雨敲打着山间的窗户。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夜晚独自煮茶的情景,通过细腻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茶艺的静谧与美感。诗中“碎擘月团细”形容茶叶的精致,“瓦铛然野竹”和“石瓮泻秋江”则描绘了煮茶的环境与氛围。后两句以战争的比喻形象地描述了茶叶在水中展开的过程,最后以月光和风雨作结,增添了诗意的深远和夜晚的宁静。

孙一元

明人,自称关中(今陕西)人,字太初,自号太白山人。风仪秀朗,踪迹奇诘,乌巾白帢,铁笛鹤瓢,遍游名胜,足迹半天下。善为诗,正德间僦居长兴吴珫家,与刘麟、陆昆、龙霓、吴珫结社倡和,称苕溪五隐。有《太白山人稿》。 ► 5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