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次虞都御史伯益见寄诗韵二首

· 胡俨
贰宪持衡肃柏台,每瞻丰采独徘徊。 片言折狱真能事,樽酒论文愧不才。 落月空梁惊梦觉,西风远道寄诗来。 料应蓟北河冰解,正是江南使节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虞都:古代地名,指虞城,今河南禹州。 御史:古代官职名,负责监察官员。 伯益:古代人名,指古代传说中的贤臣。 持衡:指持着天平,比喻公正。 柏台:高台上的柏树。 丰采:指容貌风采。 独徘徊:独自徘徊。 折狱:断案。 樽酒:指酒。 愧不才:感到自己才能不足。 落月:指月亮落下。 空梁:空中的梁。 蓟北:指蓟州以北。 江南使节:指从江南来的使节。

翻译

贤臣伯益在虞城,身为御史官,公正如持天平,每次看到他的风采就感到心驰神往。 他一语断案,真是能干之人,喝着酒谈论文学,我感到自己才华不够。 月落时分,站在高台上,惊醒了梦中的人,西风吹来远方的诗篇。 我想他应该是从蓟州以北的地方来,正是江南派来的使节回归的时候。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虞城的御史伯益的形象,他公正持衡,能断案,却又善谈文学,才华横溢。诗人通过对伯益的赞美,展现了古代官员应有的品质,同时也表达了对才华横溢的人的敬佩之情。整首诗意境优美,描绘细腻,展现了古代官员的风采和才华。

胡俨

胡俨

明江西南昌人,字若思,号颐庵。于天文、地理、律历、医卜无不究览,兼工书画。洪武二十年以举人官华亭教谕。永乐初荐入翰林,任检讨。累官北京国子监祭酒。朝廷大著作皆出其手,任《太祖实录》、《永乐大典》、《天下图志》总裁官。仁宗时进太子宾客兼祭酒。有《颐庵文选》。 ► 6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