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州道中

晨发瞻长路,苍凉映晓暾。 寒藤萦古木,野竹翳荒村。 径合黄茅盛,山连碧雾昏。 垂堂宁敢论,去去任乾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晓暾(xiǎo tūn):初升的太阳。
  • 寒藤:寒冷中的藤蔓。
  • (yíng):缠绕。
  • (yì):遮蔽。
  • 垂堂:指高堂之下,比喻危险的地方。
  • 乾坤(qián kūn):天地,泛指世界。

翻译

清晨出发,望着漫长的道路,初升的太阳映照着苍凉的景色。 寒冷的藤蔓缠绕着古老的树木,野生的竹子遮蔽了荒凉的村庄。 小径上黄茅茂盛,山脉连绵,被碧绿的雾气所笼罩,显得昏暗。 站在高堂之下,哪敢谈论安全,只能任由自己在这广阔的天地间前行。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清晨旅途中的景色,通过“寒藤萦古木,野竹翳荒村”等句,生动地勾勒出一幅荒凉而幽静的自然画卷。诗中“垂堂宁敢论,去去任乾坤”表达了诗人面对未知旅途的无奈与豁达,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命运的深刻感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诗人孙承恩独特的艺术风格。

孙承恩

明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 16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