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归云庵

独坐山中寺,境閒真意存。 瓦灯燃石壁,松叶暗柴门。 夜久无群动,诗成偶自言。 上方钟意早,山月落前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宿归云庵:在归云庵中过夜。
  • 独坐:独自坐着。
  • 境閒:环境宁静。
  • 真意:真实的意境或心境。
  • 瓦灯:用瓦制成的灯。
  • :点燃。
  • 石壁:岩石的墙壁。
  • 松叶:松树的叶子。
  • :使...显得昏暗。
  • 柴门:用树枝编成的门,常指简陋的门户。
  • 夜久:夜深。
  • 无群动:没有其他人的动静。
  • 诗成:诗写成了。
  • 偶自言:偶尔自言自语。
  • 上方:指寺庙的上方或高处。
  • 钟意:钟声。
  • 山月:山中的月亮。
  • 落前轩:落在面前的窗台上。

翻译

在归云庵中过夜,我独自坐在山中的寺庙里,周围的环境宁静,真实的心境得以保存。瓦制的灯在石壁上点燃,松叶使柴门显得昏暗。夜深了,四周没有其他人的动静,我写完诗后偶尔自言自语。寺庙高处的钟声早早响起,山中的月亮落在面前的窗台上。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山中寺庙的静夜体验,通过“独坐”、“境閒”、“瓦灯”、“松叶”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幽静而深远的氛围。诗中“夜久无群动”一句,既表达了夜深的宁静,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沉思。结尾的“山月落前轩”则以自然景象作结,增添了一抹诗意的美感,使整首诗的意境更加深远和富有哲理。

孙一元

明人,自称关中(今陕西)人,字太初,自号太白山人。风仪秀朗,踪迹奇诘,乌巾白帢,铁笛鹤瓢,遍游名胜,足迹半天下。善为诗,正德间僦居长兴吴珫家,与刘麟、陆昆、龙霓、吴珫结社倡和,称苕溪五隐。有《太白山人稿》。 ► 5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