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桑洲卷

· 胡俨
方洲宛在水中央,不种闲花只种桑。 戴胜降时春雨足,吴蚕熟处夜灯忙。 豳风王业开千载,河汉天孙漫七襄。 愿借缲丝三百丈,虞廷先织舜衣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方洲:指水中的一块陆地。
  • 戴胜:一种鸟,此处指春天。
  • 吴蚕:指江南的蚕,因江南古属吴地。
  • 豳风:《诗经》中的一个篇章,反映了古代豳地的风俗。
  • 王业:指帝王的基业。
  • 河汉:银河。
  • 天孙:指织女星,传说中织女是天帝的孙女。
  • 七襄:指织女星一天七次移动位置,比喻勤劳。
  • 缲丝:抽丝。
  • 虞廷:指古代虞舜的朝廷。
  • 舜衣裳:指舜帝的服饰,象征着帝王的尊贵和权威。

翻译

方洲宛如坐落在水中央,不种植闲花只种植桑树。 春天戴胜鸟降临,春雨充沛,江南的蚕成熟时夜晚灯火通明,忙碌非凡。 豳风篇章开启了千年的帝王基业,银河中的织女星徒劳地七次移动位置。 愿借来三百丈的丝线,先在虞舜的朝廷中织造舜帝的衣裳。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春耕图,通过桑洲、春雨、吴蚕等元素,展现了勤劳的农耕生活和丰收的景象。诗中“豳风王业开千载”一句,既表达了对古代帝王基业的赞美,也隐含了对勤劳精神的颂扬。结尾的“愿借缲丝三百丈,虞廷先织舜衣裳”则寄托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的美好祝愿,希望国家能够繁荣昌盛,如同织造舜帝的衣裳一样,织造出美好的未来。

胡俨

胡俨

明江西南昌人,字若思,号颐庵。于天文、地理、律历、医卜无不究览,兼工书画。洪武二十年以举人官华亭教谕。永乐初荐入翰林,任检讨。累官北京国子监祭酒。朝廷大著作皆出其手,任《太祖实录》、《永乐大典》、《天下图志》总裁官。仁宗时进太子宾客兼祭酒。有《颐庵文选》。 ► 6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