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殷无美先生之南都三首其一

忆昔事临洮,夫子主谋议。 密图虏山川,手疏贤王系。 置传授方略,明镫上封事。 单于愿守边,阏氏私自媚。 王庭去幕南,塞下消烽燧。 孤心谅不渝,翻覆生睚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临洮:地名,位于今甘肃省。
  • 夫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殷无美先生。
  • 谋议:策划和讨论。
  • 密图:秘密绘制。
  • :古代对敌人的称呼,这里指敌方的山川。
  • 手疏:亲手书写。
  • 贤王系:贤明的君王及其家族。
  • 授方略:传授策略。
  • 明镫:明亮的灯火,比喻明智的建议。
  • 封事:密封的奏章。
  • 单于:古代匈奴的君主。
  • 阏氏:匈奴君主的妻子。
  • 王庭:君主的宫廷。
  • 幕南:帐篷的南边,指边疆地区。
  • 塞下:边塞之下。
  • 烽燧:古代边防报警的烟火。
  • 孤心:孤独的心志。
  • 不渝:不变。
  • 翻覆:反复无常。
  • 睚眦:怒目而视,引申为小怨小忿。

翻译

回忆起当年在临洮,夫子您主持策划和讨论。秘密绘制敌方的山川地图,亲手书写贤明君王的家族关系。传授策略,明智的建议如同明亮的灯火照亮封事。匈奴的君主愿意守卫边疆,而他的妻子私下里却想讨好他人。君主的宫廷远离边疆,边塞下的烽火也消散了。我孤独的心志始终不变,但世事反复无常,生出许多小怨小忿。

赏析

这首诗是唐时升送别殷无美先生时所作,回忆了两人在临洮共事的情景。诗中,唐时升赞扬了殷无美先生的智谋和忠诚,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世事无常的感慨。通过对比单于和阏氏的不同态度,以及王庭与塞下的景象变化,诗人深刻地揭示了人心的复杂和世态的炎凉。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敬重和对世事的深刻洞察。

唐时升

唐时升

明苏州府嘉定人,字叔达。受业归有光,年未三十,弃举子业,专意古学。后入都,值塞上用兵,料虚实胜负,无一爽者。家贫好施予,灌园艺蔬,萧然自得,工诗文,与同里娄坚、程嘉燧并称练川三老。谢三宾合三人及李流芳诗文,刻为《嘉定四先生集》。 ► 1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