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石鼓
注释
璞(pú):未经雕琢的玉石。
羌(qiāng):古代民族名。
謇(jiǎn):谨慎。
猃狁(xiǎn yǔn):古代北方游牧民族。
桓桓(huán huán):形容声势盛大。
补衮(bǔ gǔn):古代官职名。
端拱(duān gǒng):恭敬的样子。
籀(zhòu):古代文学家名。
?(yǒu):有。
?(jí):极。
?(yù):射中。
䟏(péi):形容音乐声音。
?■(yǒu yī):有一。
康驾(kāng jià):君主出行。
镐京(gǎo jīng):古都名。
委蛇(wēi shé):弯曲。
赤芾(chì fèi):古代军旗名。
籀(zhòu):古代文学家名。
瑑丹(zhuàn dān):美玉。
斗(dǒu):星宿。
云汉(yún hàn):银河。
珊瑚(shān hú):美玉。
腾彩(téng cǎi):形容光彩夺目。
鼐(nài):古代祭器名。
蟠蛟螭(pán jiāo chī):传说中的神兽。
诞纪(dàn jì):纪念功绩。
亘(gèn):绵延。
藓蚀(xiǎn shí):苔藓侵蚀。
?画(yǔ huà):比喻历史变迁。
璧雍(bì yōng):美玉。
雍雍(yōng yōng):形容声音洪亮。
埽(sào):整理。
翻译
访石鼓
有块形状像鼓的石头,质地坚硬,始初时柔软,像怀抱着未经雕琢的玉石,实际上是圆润灵动的星辰坠落。
玉人追求琢磨,刻划方正,符合规矩。超越千年的祭祀不会消逝,羌族的神明掌管着。
谨慎遵循周道,微微沉睡中展示宣扬中兴的雄姿。神兵四处挥舞,肆意南征北伐。
徐徐前行保持安宁,猃狁族摧残。方召桓桓,暨补衮仲山。
文谟武烈,流传二雅的歌颂。铿锵炳耀,明亮耀眼不会磨损。
恭敬端庄法宫,四海同来。选拔优秀的人才进行狩猎,吉日出征。
岐山苍翠,旗帜飘扬。骏马已奔腾,弓弩已拉开。
快速迅疾,箭矢射中目标。有一种氛围,君子们聚集在一起。
河川纵横,水流湍急,鳗鲤在深渊中游动。烹饪美味佳肴,鲜美绝伦。
麀鹿、雉兔,左右奔跑,君子们欢乐,庶民们也快乐。
战争已平息,天子永享宁静。康驾出行,言语回归古都。
左右侍卫弯曲前行,军旗飘扬。臣籀再次致敬,美玉流光溢彩。
星宿错落,银河明亮。美玉光彩夺目,玉树春意盎然。
环佩声音清脆,鸾凤飞舞,祭器蟠蛟螭。纪念功绩刻在石头上,延绵不绝。
岁月已久远,苔藓侵蚀。苍茫烟雾,雨水淋漓,野火年年,又何悲哀,历史画卷不偶然,流传不息。
感叹着历史的变迁,幸运地得到天命的全保。美玉光辉,钟鼓声响亮。
庇护广厦,深深覆盖,只有日月能照见圣容。甘愿从事整理工作,传扬人文无穷。
赏析
这首古诗描绘了古代社会的盛世景象,以石鼓为象征,表现了当时社会的繁荣昌盛和文化的辉煌。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修辞手法,描绘了当时的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景象,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整体气势恢宏,富有史诗感,展现了古代社会的壮丽和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