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宫赞达夫惠寄移居之作次答四首

· 尹台
一丘暂遂中林卧,数亩还成僻地居。 可爱泉声流户近,时看云气动窗虚。 川原栗里怜相似,风俗鹿门叹未如。 庞老陶公今寂寞,拟将身事寄农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罗宫赞达夫: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同僚。
  • 次答:依次回答,这里指诗人对罗宫赞达夫寄来的诗作的回应。
  • 一丘:一座小山。
  • 暂遂:暂时满足。
  • 中林:林中,指隐居之地。
  • 数亩:几亩地,形容土地面积不大。
  • 僻地:偏僻的地方。
  • 泉声:泉水流动的声音。
  • 云气:云雾之气。
  • 动窗虚:云气飘动,使得窗户显得空旷。
  • 川原:平原。
  • 栗里:地名,可能指某个具体的地方。
  • 怜相似:怜爱其相似之处。
  • 风俗:地方的风土人情。
  • 鹿门:地名,指鹿门山,古代隐士常居之地。
  • 叹未如:感叹不如。
  • 庞老陶公:指古代的隐士庞德公和陶渊明。
  • 寂寞:指这些古代隐士已逝,现在无人继承他们的隐逸生活。
  • 拟将身事:打算将自己的生活。
  • 寄农书:寄托于农耕生活。

翻译

一座小山让我暂时满足于林中的隐居,几亩地成了我偏僻的居所。 最可爱的是泉水声近在门前,时常能看到云雾之气飘动,使得窗户显得空旷。 平原上的栗里让我怜爱其与隐居地的相似,但那里的风土人情却感叹不如鹿门山。 古代的隐士庞德公和陶渊明如今已逝,无人继承他们的隐逸生活,我打算将自己的生活寄托于农耕之中。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诗中,“一丘暂遂中林卧”和“数亩还成僻地居”描绘了诗人简朴的隐居环境,而“可爱泉声流户近”和“时看云气动窗虚”则进一步以泉声和云气来渲染这种宁静和谐的氛围。后两句通过对栗里和鹿门山的比较,以及对庞德公和陶渊明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向往。最后,诗人表示愿意将自己的生活寄托于农耕,体现了对简单生活的追求和对世俗的超越。

尹台

明吉安府永新人,字崇基,号洞山先生。嘉靖十四年进士。授编修。迁国子司业,所奖拔多为名士。旋还任修撰,专理诰敕。忤仇鸾,几得罪,会鸾先被杀,乃已。严嵩欲结为姻好,拒之,遂有怨。出为南京祭酒,将行,劝嵩勿害杨继盛。历官为南京礼部尚书。留意理学,其学不傍门户,能密自体验。有《洞农堂集》。 ► 5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