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县谒孟庙寺在邑城北河上

邾城旧里记三迁,庙貌弘开大道边。 行地江河疏圣派,谈天奭衍闭言筌。 洙流近映金铺日,峄嶂高含画栋烟。 北望孔门元咫尺,明禋终古侍雕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邾城:古地名,今山东省邹城市。
  • 三迁:指孟母三迁的故事,孟母为了教育孟子,三次搬家选择良好的环境。
  • 庙貌:指庙宇的外观。
  • 弘开:宏大开放。
  • 大道边:指庙宇位于宽阔的道路旁。
  • 行地江河:比喻孟子的学说流传广泛,如同江河行地。
  • 圣派:指圣人的学说或流派。
  • 谈天奭衍:指孟子与梁惠王等人的对话,奭衍意为广阔无边。
  • 闭言筌:比喻言辞深奥,难以理解。
  • 洙流:指洙水,流经邹城的一条河流。
  • 金铺日:形容阳光照耀下的景象,金铺指金色的阳光。
  • 峄嶂:指峄山,位于邹城市境内。
  • 画栋烟:形容庙宇建筑的华丽,烟指缭绕的云雾。
  • 孔门:指孔子及其门徒。
  • 元咫尺:形容距离很近。
  • 明禋:指明亮的祭祀场所。
  • 终古:永远。
  • 雕筵:指华丽的宴席或祭祀场所。

翻译

在邾城的旧里,记载着孟母三迁的故事,庙宇宏伟地开放在宽阔的道路旁。孟子的学说如同江河一般广泛流传,他的言辞深奥,难以理解。洙水在阳光的照耀下闪耀着金光,峄山高耸,云雾缭绕在华丽的庙宇建筑上。向北望去,孔门似乎就在咫尺之间,明亮的祭祀场所永远伴随着华丽的宴席。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孟庙的宏伟景象,通过“邾城旧里”、“庙貌弘开”等词句,展现了孟庙的历史底蕴和壮丽外观。诗中“行地江河”、“谈天奭衍”等表达了孟子学说的深远影响和言辞的深奥。结尾的“北望孔门”、“明禋终古”则体现了对孟子及其学说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孔孟之道永恒传承的赞美。

于慎行

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1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