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就山西游赵国及赴萧大司马之召

关河冰雪满,游子去何之。 长揖云中幕,高谈邺下诗。 西园飞盖夜,北塞勒铭时。 回首秋山赏,能忘桂树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长揖(cháng yī):古代的一种礼节,深深地鞠躬。
  • 云中:地名,今山西省大同市一带。
  • 邺下:地名,今河北省临漳县一带,古时为赵国都城。
  • 西园:指邺下的园林,曹操曾在邺下建西园。
  • 飞盖:指车盖,这里代指车辆。
  • 北塞:北方的边塞。
  • 勒铭:刻石记功。
  • 秋山赏:在秋天的山中欣赏风景。
  • 桂树枝:桂树的枝条,常用来象征高洁和美好。

翻译

关河之间冰雪覆盖,游子你将前往何方? 深深鞠躬告别云中的幕府,高谈阔论邺下的诗篇。 西园之夜车辆飞驰,北方边塞刻石记功之时。 回首秋山中的赏景,怎能忘记那桂树的枝条。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于慎行送别友人张就山西游并应召赵国及萧大司马时所作。诗中通过描绘冰雪覆盖的关河景象,表达了游子远行的艰辛与未知。诗中“长揖云中幕,高谈邺下诗”展现了游子的高雅志趣和对往昔文化的怀念。后两句“西园飞盖夜,北塞勒铭时”则通过对比西园的繁华与北塞的边疆生活,突显了游子的豪情壮志。结尾“回首秋山赏,能忘桂树枝”则寄寓了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与回忆,同时也暗示了对未来的美好期许。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及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

于慎行

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1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