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谒孝陵有述十四韵
圣迹开玄造,神都奠旧疆。
基图垂万祀,谟烈冠千王。
风雨园陵闭,衣冠寝用藏。
霞标悬绛阙,云际拱雕梁。
胜地盘龙虎,高丘下凤凰。
石麟秋作雨,铁马汗为霜。
落月铺金锁,飞花上玉床。
重关陈豹旅,濡露集鸳行。
扈跸群灵会,包茅九域将。
长江萦阁道,叠嶂列宫墙。
礼乐恢函夏,明威肃大方。
治成周六典,法画汉三章。
缥缈松楸路,昭回日月光。
小臣歌帝则,绳武祝今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恭谒:恭敬地拜谒。
- 孝陵: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墓,位于南京。
- 玄造:深奥的创造,指天地的创造。
- 神都:指京城,这里指南京。
- 奠:奠定。
- 旧疆:旧时的疆域,指明朝的领土。
- 谟烈:伟大的谋略和功绩。
- 千王:众多君王。
- 园陵:陵园,指孝陵。
- 寝用藏:指陵墓中的葬品和设施。
- 绛阙:红色的宫阙,指皇宫。
- 雕梁:雕刻精美的梁木。
- 石麟:石雕的麒麟。
- 铁马:铁制的马,指陵墓前的石马。
- 金锁:金制的锁,指陵墓的门锁。
- 玉床:玉制的床,指陵墓中的葬具。
- 豹旅:指守卫陵墓的军队。
- 鸳行:指成对的官员行列。
- 扈跸:随从皇帝出行。
- 包茅:指祭祀时用的茅草。
- 九域:指全国。
- 函夏:指中国。
- 大方:指大道,正道。
- 周六典:指周朝的六种典章制度。
- 汉三章:指汉朝的三种法律章节。
- 缥缈:形容遥远而模糊。
- 松楸:松树和楸树,常用来象征陵墓。
- 昭回:指日月的光辉。
- 小臣:谦称自己。
- 帝则:帝王的法则。
- 绳武:继承祖先的武德。
- 今皇:指当时的皇帝。
翻译
恭敬地拜谒孝陵,表达十四韵的诗篇。 圣明的创造开辟了天地,神都南京奠定了旧时的疆域。 基业图谋传承万代,伟大的谋略和功绩超越了众多君王。 风雨中的陵园紧闭,陵墓中的葬品和设施静静藏匿。 霞光下的宫阙高悬,云端中拱起的雕梁精美。 胜地四周盘踞着龙虎,高丘之下凤凰栖息。 石雕的麒麟在秋雨中,铁制的马在霜露中显得沉重。 落月下的金锁闪耀,飞花轻触玉床。 重重的关卡陈设着豹旅,露水中的鸳行聚集。 随从皇帝出行,祭祀时用的茅草覆盖全国。 长江环绕着阁道,层峦叠嶂排列着宫墙。 礼乐恢复了中国的传统,明威肃穆大道。 治国恢复了周朝的六种典章制度,法律规划了汉朝的三种章节。 遥远的松树和楸树之路,日月的光辉照回。 我这小臣歌颂帝王的法则,继承祖先的武德,祝福当今的皇帝。
赏析
这首作品是明代诗人于慎行对明太祖朱元璋孝陵的赞颂。诗中,诗人以庄严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孝陵的宏伟和神圣,表达了对明朝开国皇帝的崇敬之情。通过对陵园景物的细腻刻画,诗人展现了对历史的尊重和对传统的继承。诗的结尾,诗人以谦卑的姿态,表达了对当时皇帝的祝福和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