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楚刘封君乡贤卷

昔有灌园者,忘机不忘力。 邈彼鹿门人,躬耕不可即。 此风一以渺,韦素多雕饰。 皇皇頫仰谋,日夜靡知息。 何哉楚江父,身隐名独植。 入敦仁孝模,出为里闬式。 不惜千金装,而将一诺亟。 中堂树兰桂,芳飙闻四域。 生不学宫游,没从学宫食。 诸生奉卮豆,长吏匡且策。 贵贱等隙尘,尸祝无终极。 同时圭绂儿,名氏谁复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灌园者:指从事田园劳作的人。
  • 忘机:忘记世俗的机巧,指超脱世俗的心态。
  • :遥远。
  • 鹿门人:指隐士,源自东汉隐士庞德公隐居鹿门山的典故。
  • 躬耕:亲自耕种。
  • 不可即:无法接近,指难以实现。
  • 一以渺:一直渺茫。
  • 韦素:指朴素的生活。
  • 雕饰:修饰,指世俗的繁华。
  • 皇皇:形容忙碌。
  • 頫仰:俯仰,指生活琐事。
  • 靡知息:不知休息。
  • 楚江父:指楚地的老者,这里指刘封君。
  • 入敦:入内敦厚。
  • 仁孝模:仁孝的榜样。
  • 出为里闬式:外出成为乡里的楷模。
  • 一诺亟:一诺千金,指守信。
  • 中堂树兰桂:中堂种植兰桂,象征高洁。
  • 芳飙:芳香的风。
  • 闻四域:闻名四方。
  • 学宫:学校。
  • 没从学宫食:死后被学宫祭祀。
  • 诸生:学生们。
  • 卮豆:祭祀用的酒和食物。
  • 长吏:地方官员。
  • 匡且策:辅助和指导。
  • 贵贱等隙尘:无论贵贱都如尘埃。
  • 尸祝:祭祀。
  • 无终极:没有尽头。
  • 同时圭绂儿:同时代的官员子弟。
  • 名氏谁复识:姓名谁还能记得。

翻译

从前有一个在田园劳作的人,他超脱世俗,不忘勤劳。他向往那些遥远的隐士,如鹿门山的庞德公,但亲自耕种的生活难以实现。这种隐逸的风气已经渺茫,朴素的生活多被世俗的繁华所修饰。人们忙碌于生活的琐事,日夜不知休息。然而,楚江的老者刘封君,他身隐名却独树一帜。他在家是仁孝的榜样,外出则是乡里的楷模。他不惜千金,只为守信。家中堂前种植兰桂,芳香四溢,闻名四方。他生前未曾学宫游历,死后却被学宫祭祀。学生们奉上酒食,地方官员辅助和指导。无论贵贱,都如尘埃,而对他的祭祀没有尽头。同时代的官员子弟,他们的姓名谁还能记得?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灌园者与世俗人的生活态度,赞美了刘封君的高洁品格和深远影响。诗中,“灌园者”与“鹿门人”象征着隐逸与高洁,而“韦素”与“雕饰”则代表了朴素与繁华的对立。刘封君的形象被塑造为仁孝的典范,他的名声和影响超越了世俗的贵贱,成为永恒的祭祀对象。通过这种对比和赞美,诗人表达了对高尚品德和深远影响的崇敬之情。

于慎行

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1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