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课初入翰林自述

初日照高树,内苑归新凉。 苑中有芳桂,清芬闻我堂。 连云步七阁,绿简何焜煌。 虫书错绮绣,缃帙纷琳琅。 对此倚长叹,置卷发慨慷。 念本榆枋翼,早弄琼琚章。 迥心托千古,大雅规翱翔。 熙哉觏皇圣,文化浃埏荒。 眷言辟九畹,树此椒兰芳。 菉葹恧嘉植,偃蹇充其傍。 离离岂不玩,所需纫帏囊。 素修苟不植,何以答虞黄。 大猷渺玄漠,抽绪开微茫。 先民有高矩,祗奉思皇皇。 愿将袜线微,裁君云锦裳。 愿以径寸辉,垂君珩与璜。 良时不可失,荣名不可忘。 勉哉惜居诸,皇图巩未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内苑(nèi yuàn):皇宫内的花园。
  • 清芬(qīng fēn):清新的香气。
  • 连云步七阁:形容建筑高大,仿佛能触及云端。
  • 绿简(lǜ jiǎn):指绿色的竹简,古代用来书写的材料。
  • 焜煌(kūn huáng):光辉灿烂的样子。
  • 虫书(chóng shū):古代一种书法风格,字形像虫子爬行的痕迹。
  • 绮绣(qǐ xiù):华丽的绣品。
  • 缃帙(xiāng zhì):浅黄色的书套,代指书籍。
  • 琳琅(lín láng):美玉,比喻美好的事物。
  • 榆枋翼(yú fāng yì):比喻平凡的出身。
  • 琼琚章(qióng jū zhāng):珍贵的玉佩,比喻美好的诗文。
  • 大雅(dà yǎ):指高雅的文学艺术。
  • 文化浃埏荒(wén huà jiā yán huāng):文化普及到边远荒凉之地。
  • 眷言(juàn yán):深情地说话。
  • 九畹(jiǔ wǎn):古代计量单位,比喻广阔的园地。
  • 椒兰芳(jiāo lán fāng):香料,比喻美好的品质。
  • 菉葹恧嘉植(lù shī nǜ jiā zhí):菉葹,一种草,比喻低贱;恧,羞愧;嘉植,美好的植物。
  • 偃蹇(yǎn jiǎn):高耸的样子。
  • 离离(lí lí):繁盛的样子。
  • 纫帏囊(rèn wéi náng):缝制帷帐和袋子。
  • 素修(sù xiū):朴素的修养。
  • 虞黄(yú huáng):指古代的贤人虞舜和黄帝。
  • 大猷(dà yóu):伟大的计划或策略。
  • 玄漠(xuán mò):深远而广阔。
  • 抽绪(chōu xù):抽出线索,引申为展开思路。
  • 微茫(wēi máng):模糊不清。
  • 高矩(gāo jǔ):高尚的规范。
  • 祗奉(zhī fèng):恭敬地奉行。
  • 皇皇(huáng huáng):庄严的样子。
  • 袜线微(wà xiàn wēi):比喻微小的贡献。
  • 云锦裳(yún jǐn shang):华美的衣服。
  • 珩与璜(héng yǔ huáng):古代的玉器,比喻珍贵。
  • 居诸(jū zhū):居住在宫中。
  • 皇图巩未央(huáng tú gǒng wèi yāng):皇家的版图稳固,未央宫是汉代皇宫。

翻译

初日照耀着高大的树木,皇宫内的花园传来新凉。 花园中有芳香的桂树,清新的香气传入我的堂屋。 高耸的建筑仿佛触及云端,绿色的竹简光辉灿烂。 虫书般的字迹错落有致,华丽的绣品和琳琅满目的书籍。 面对这些,我倚窗长叹,放下书卷,感慨万分。 想起自己原本平凡的出身,早年便有美好的诗文。 将心意寄托于千古,以高雅的文学艺术规划翱翔。 欣喜地遇见圣明的君主,文化普及到边远之地。 深情地说话,开辟广阔的园地,种植美好的品质。 低贱的草羞愧于美好的植物,高耸地生长在其旁。 虽然繁盛,但所需的是缝制帷帐和袋子。 如果朴素的修养不植根,如何能对得起古代的贤人。 伟大的计划深远而广阔,展开思路,探索模糊不清的未来。 古代有高尚的规范,恭敬地奉行,思考庄严的问题。 愿以微小的贡献,为你裁制华美的衣服。 愿以微弱的光辉,垂挂珍贵的玉器。 美好的时光不可错过,荣耀的名声不可忘记。 努力珍惜在宫中的时光,皇家的版图稳固,未央宫永存。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于慎行初入翰林时的自述,表达了他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对皇家文化的忠诚。诗中通过对皇宫内苑的描绘,展现了他对高雅文化的向往和对皇家恩典的感激。他以自己的文学才华和修养为荣,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和对皇家稳固的祝愿。整首诗语言华丽,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于慎行

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1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