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槃舞歌

吹鸾箫,考鼍鼓,四座停酌看槃舞。 七槃宛转一匕举,左翻右覆势如取。 九日落天星作雨,晦明灭没不可睹。 观者叠迹色怖沮,跳丸弄剑安足数。 夜长酒多弦管清,收槃按节作缓声。 月高露下天宇平,向来巧拙虚无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杯槃舞:古代一种舞蹈,舞者手持杯盘,边舞边唱。
  • 吹鸾箫:吹奏鸾鸟形状的箫,鸾箫指形状像鸾鸟的箫。
  • 考鼍鼓:敲打鼍鼓,鼍(tuó)鼓是一种古代的鼓。
  • 七槃:指七只盘子,这里指舞者手中的盘子。
  • 一匕举:匕(bǐ),古代的一种食具,这里指舞者用匕首或类似的器具举起盘子。
  • 九日落天星作雨:形容舞蹈动作迅速,如同九天之上的星辰落下如雨。
  • 晦明灭没:晦(huì),昏暗;明,明亮;灭没,消失。这里形容舞蹈动作变化多端,时隐时现。
  • 怖沮:恐惧而沮丧。
  • 跳丸弄剑:古代杂技的一种,跳丸指抛接小球,弄剑指舞剑。
  • 安足数:哪里值得一提。
  • 收槃按节:收起盘子,按照节奏。
  • 天宇平:天空平静。
  • 向来巧拙:一直以来,技巧与笨拙。
  • 虚无形:虚幻无形。

翻译

吹奏着鸾鸟形状的箫,敲打着古老的鼍鼓,四座的宾客停止饮酒,专注地观看杯槃舞。舞者手中七只盘子宛转翻飞,一只匕首高高举起,左右翻转,动作如同在捕捉什么。舞蹈动作迅速,仿佛九天之上的星辰落下如雨,时明时暗,变化莫测,难以看清。观众们纷纷退后,面露恐惧,这样的舞蹈,跳丸弄剑的杂技又怎能相比。夜深了,酒意正浓,弦管之声清脆,舞者收起盘子,按照节奏缓缓舞动。月亮高挂,露水落下,天空平静,刚才的技巧与笨拙都变得虚幻无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场古代杯槃舞的精彩表演,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舞蹈的动态美和神秘感。诗中“七槃宛转一匕举”等句,巧妙地捕捉了舞者动作的灵动与技巧,而“九日落天星作雨”则以夸张的手法,形容了舞蹈的快速与变化。结尾处的“收槃按节作缓声”和“向来巧拙虚无形”则表达了舞蹈结束后,一切技巧与表演都归于平静,留下的是一种超脱的美感。整首诗节奏明快,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于慎行

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1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