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对酒赠冯琢吾少宰

晨登泰山坂,四顾何茫茫。 浮云蔽若木,旭日开扶桑。 阴晴倏忽变,登顿多苍黄。 长风四面至,烈烈吹我裳。 客子驾言迈,行行陟帝乡。 前有一尊酒,临此万仞冈。 绸缪亦何念,展转不尽觞。 结交眷金石,怅别怀参商。 高举步万里,游目涉四荒。 其雨怨杲日,若济思舟航。 努力事明主,庶令泰道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泰山坂(bǎn):泰山的山坡。
  • 茫茫:广阔无边的样子。
  • 浮云蔽若木:浮云遮蔽了若木,若木是神话中的树,这里比喻太阳。
  • 旭日开扶桑:旭日从扶桑树上升起,扶桑是神话中的树,传说中太阳升起的地方。
  • 倏忽(shū hū):迅速,忽然。
  • 登顿:登高和下山,指旅途的劳累。
  • 苍黄:变化不定。
  • 烈烈:形容风声或气势很盛。
  • 驾言迈:驾车远行。
  • (zhì):登高。
  • 帝乡:皇帝的居所,这里指京城。
  • 万仞冈:形容山很高。
  • 绸缪(chóu móu):缠绵,这里指深情的思念。
  • 展转:反复,这里指反复举杯。
  • 眷金石:比喻友情坚固如金石。
  • 怅别怀参商:参商是两颗星,参星在西,商星在东,两星不同时出现,比喻离别时的惆怅。
  • 高举步万里:形容志向远大,步履坚定。
  • 游目涉四荒:放眼远望,涉足四方。
  • 其雨怨杲日:下雨时怨恨太阳不出来,杲日指明亮的太阳。
  • 若济思舟航:如果要渡河,就会想到船只。
  • 泰道昌:泰山的道路昌盛,这里比喻国家的繁荣昌盛。

翻译

清晨登上泰山的山坡,四周一片茫茫。浮云遮蔽了太阳,旭日从扶桑树上升起。阴晴变化迅速,旅途劳累多变。长风四面吹来,烈烈地吹动我的衣裳。我驾车远行,一路向京城进发。前方有一杯酒,面对着这万仞高山。深情地思念,反复举杯却无法尽兴。结交的朋友如金石般坚固,离别时心中充满了惆怅。志向远大,步履坚定,放眼四方。下雨时怨恨太阳不出来,如果要渡河,就会想到船只。努力为国家服务,希望国家繁荣昌盛。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晨登泰山的情景,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望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和神话元素,如浮云、旭日、扶桑等,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和深度。同时,诗人通过对旅途的描写,抒发了对离别的惆怅和对未来的憧憬,展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远大的志向。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山水抒怀诗。

于慎行

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1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