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少傅蛟门沈公书问

徙倚步中庭,仰见飞黄鹄。 黄鹄自何方,遗我一尺牍。 开牍见所钦,慰借温如玉。 为寄双织成,无非锦与縠。 卷书置怀袖,感叹不能读。 匪无远道思,畏此川涂曲。 间别十馀年,故情犹尔笃。 欲以报绸缪,山云不可掬。 天道有盈虚,人情多蹢躅。 狐白岂不珍,褐衣亦已燠。 苟存岁寒心,不在违所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徙倚(xǐ yǐ):徘徊。
  • 飞黄鹄:比喻书信。
  • 一尺牍:古代用来书写的木简,这里指书信。
  • 织成:精美的织物。
  • 锦与縠(hú):锦指彩色丝织品,縠指细薄的丝织品。
  • 怀袖:怀中。
  • 川涂曲:曲折的道路。
  • 蹢躅(zhí zhú):徘徊不前。
  • 狐白:指狐裘,珍贵的衣物。
  • 褐衣:粗布衣服。
  • 岁寒心:比喻坚贞不屈的品格。

翻译

在庭院中徘徊,抬头看见飞翔的黄鹄。黄鹄从何方来,给我带来了一封书信。打开信件,见到我所敬佩的人,他的慰问如温润的玉石般令人感到安慰。信中寄来了双重的精美织物,无非是锦缎和细薄的丝织品。我将信件卷起放在怀中,感慨万千,难以阅读。并非没有对远方的思念,只是害怕这曲折的道路。我们分别已有十多年,但旧情依旧深厚。想要回应这份深情,山间的云却无法捧取。天道有盈有虚,人情多有徘徊。狐裘虽然珍贵,但粗布衣服也已经足够温暖。只要保持坚贞不屈的心,不违背自己的愿望。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书信的收发,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与感慨。诗中“飞黄鹄”与“一尺牍”巧妙地比喻了书信的传递,而“织成”、“锦与縠”则象征了友人的深情厚意。诗人在收到信件后的复杂情感,通过“卷书置怀袖,感叹不能读”得以生动展现。末尾的“岁寒心”与“不在违所欲”强调了诗人坚守本心、不随波逐流的品格。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道路的深刻思考。

于慎行

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1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