鹁鸽峪

· 尹耕
鹁鸽峪,鹁鸽飞。书生画地谈兵机,一身耻溃千重围。 千重围,战不止,力渐竭兮鼓声死。胡儿马上羡大刀,南向揶揄齐啮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鹁鸽峪: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为边疆地区。
  • 画地:在地上画图,比喻策划或讨论。
  • 兵机:军事策略或机密。
  • 耻溃:羞于溃败。
  • 千重围:形容被重重包围。
  • 力竭:力量耗尽。
  • 鼓声死:比喻战斗的士气或动力消失。
  • 胡儿:古代对北方民族的称呼。
  • 羡大刀:羡慕使用大刀的勇猛。
  • 南向:面向南方,指胡儿面对南方的中原地区。
  • 揶揄:嘲笑,戏弄。
  • 啮指:咬手指,表示惊讶或紧张。

翻译

在鹁鸽峪,鹁鸽飞翔。书生在地上画图讨论军事策略,他以被围困而溃败为耻。 他被重重包围,战斗不止,力量逐渐耗尽,鼓声也消失了。 胡儿在马上看到使用大刀的勇猛,面向南方的中原地区,嘲笑并惊讶地咬着手指。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书生在边疆地区鹁鸽峪的战斗场景,通过“画地谈兵机”和“一身耻溃千重围”展现了书生的智勇和对失败的耻辱感。诗中“力渐竭兮鼓声死”表达了战斗的艰难和士气的低落,而“胡儿马上羡大刀,南向揶揄齐啮指”则生动地描绘了敌人的态度和反应,增强了诗歌的紧张气氛和戏剧性。整体上,诗歌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传达了战争的残酷和个人的英勇。

尹耕

明蔚州卫人,字子莘。嘉靖十一年进士。性嗜酒,好谈兵。授知州,免官家居。痛恨边臣玩忽,武备废弛,作《塞语》十一篇,申明边防虏势之要害。严嵩见而才之。起知州,数月中迁兵部员外郎,出为河间知府,大修武备。旋擢河南兵备佥事,被劾下狱,戍辽左。有《朔野集》。 ► 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