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恒山:位于今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五岳中的北岳。
- 结秀:指山势雄伟,景色秀丽。
- 祠殿:指岳庙中的祭祀建筑。
- 千秋:千年,形容时间长久。
- 飞石:传说中恒山有飞石,秦始皇曾因此封恒山为北岳。
- 断碑:残破的石碑。
- 曾勒:曾经刻有。
- 汉文章:指汉代的碑文或铭文。
- 牟那:指牟那山,位于今山西省忻州市。
- 三关:指雁门关、宁武关、偏头关,是古代北方的重要关隘。
- 滹沱:滹沱河,流经河北省的一条重要河流。
- 九曲:形容河流蜿蜒曲折。
- 天子:指皇帝。
- 北伐:向北方的征战。
- 玄塞:指北方的边塞。
- 金汤:金城汤池的简称,比喻坚固的防御工事。
翻译
恒山的秀美景色源自我的家乡,千年的祠殿在曲阳耸立。 飞石的传说已不再传颂秦时的岁月,但断碑上仍刻有汉代的文章。 山脉连绵至牟那山,与三关相近,其势压过蜿蜒九曲的滹沱河。 当今的皇帝正忧虑北方的征战,愿将这北方的边塞封为坚固的金汤。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恒山的雄伟景色及其历史意义,通过对恒山飞石、断碑等历史遗迹的提及,展现了恒山深厚的文化底蕴。诗中“天子只今忧北伐,愿封玄塞作金汤”一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国家边防的关切,也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忧虑。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是对恒山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是对国家命运的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