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赐四十首丙子二月初与经筵进讲纪述

春朝华祝动仙班,寂寞词臣尚闭关。 七日曾疑游帝所,一春全未睹天颜。 簪符已奉期门送,金帛还从卧阁颁。 长使圣躬承昊贶,归山魂梦亦应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华祝:指宫中举行的庆祝活动。
  • 仙班:比喻朝廷中的官员。
  • 闭关:指闭门不出,这里可能指作者自己因职务或其他原因未能参与朝政。
  • 七日:指一周的时间。
  • 帝所:指皇帝的居所。
  • 一春:指整个春天。
  • 天颜:指皇帝的面容。
  • 簪符:指官员的印信,这里代表官职。
  • 期门:指宫门,这里可能指宫廷的守卫。
  • 金帛:指金银财宝,这里代表皇帝的赏赐。
  • 卧阁:指官员的住所。
  • 圣躬:指皇帝的身体。
  • 昊贶:指上天的恩赐。
  • :同“闲”,安宁,平静。

翻译

春天的早晨,宫中的庆祝活动热闹非凡,仙班官员们忙碌着,而我这个寂寞的词臣却还在闭门不出。我曾怀疑自己是否真的游历过帝王的居所,因为整个春天我都没有见到皇帝的面容。虽然我已接受了官职,准备送出簪符,金银财宝也从我的住所颁赐下来。只要皇帝能够承受上天的恩赐,我的归隐山林的魂梦也会变得安宁。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于慎行作为一位词臣,对于未能参与朝政的寂寞与无奈。诗中通过对比春朝的热闹与自己的闭关,以及对于未能见到皇帝的遗憾,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于皇帝的忠诚与期望,希望皇帝能够得到上天的庇佑,而自己则愿意在归隐中寻求心灵的安宁。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于个人命运与国家大事的深刻思考。

于慎行

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1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