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珠行
卖珠老妇发半白,提筐日走宫城陌。
遍谒朱门不得休,斜倚道旁长叹息。
自言本是绿珠俦,夫婿先朝万户侯。
锦衣夜直铜龙阙,画栋朝开碧玉楼。
尔时秀色新承选,二八嫂婷集内馆。
小阁微风倚翠屏,閒房落月调金管。
罗衣宝靥不胜春,十斛明珠掌上新。
只言华屋长如海,不道沧溟亦作尘。
当时世事一朝变,郿坞黄金实内殿。
剑履三千帐下空,鸳鸯七十池边散。
前年曾向旧门过,新主承恩骤玉珂。
今年又望门前道,行马半残生绿草。
繁华憔悴看如昨,覆雨翻云何闪烁。
桥上年年阅水流,宫前岁岁看花落。
我闻此语涕沾裳,世事悠悠不可量。
祗应汉代麒麟阁,千古名垂日月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绿珠俦:绿珠,晋代石崇的宠妾,此处指老妇曾是贵族家的女子。
- 万户侯:古代爵位名,指极高的贵族地位。
- 铜龙阙:宫门前雕刻有铜龙的阙楼,象征皇家威严。
- 碧玉楼:华美的楼阁。
- 嫂婷:美丽的女子。
- 内馆:宫内的馆舍。
- 金管:指乐器。
- 宝靥:美丽的面容。
- 沧溟:大海。
- 郿坞:地名,指郿县,这里借指宫廷。
- 剑履:指武士或侍卫。
- 玉珂:玉制的马勒,代指贵族。
- 行马:指宫廷中的马匹。
- 麒麟阁:汉代宫中楼阁,用以纪念功臣。
翻译
卖珠的老妇人头发半白,每天提着筐子在宫城的小路上奔波。她遍访权贵之家却得不到休息,只能斜靠在道旁长长叹息。她自称本是贵族家的女子,丈夫曾是先朝的万户侯。那时她穿着锦衣,夜晚在铜龙阙值班,早晨则在碧玉楼中开启新的一天。那时她年轻美丽,被选入内馆,小阁中微风轻拂翠屏,闲房里落月下弹奏金管。她穿着罗衣,面容如宝靥,手中的明珠价值连城。只以为华丽的居所会永远存在,却不知连大海也会有尘埃覆盖。当时世事突变,宫廷内堆满了黄金,但武士和侍卫都已不在,池边的鸳鸯也散落各处。前年路过旧门,新主受到恩宠,玉珂声声。今年又望门前,只见半残的行马和生绿草。繁华与憔悴似乎昨日重现,世事变幻莫测。桥上每年看着水流,宫前每年看着花落。我听完这番话,泪水沾湿了衣裳,世事无常,难以预料。只能在汉代的麒麟阁中,千古名垂日月光。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一位卖珠老妇的口述,展现了她从贵族女子到街头卖珠的沧桑经历,反映了世事无常和人生变迁。诗中运用了对比和象征手法,如“锦衣夜直铜龙阙”与“斜倚道旁长叹息”的对比,以及“沧溟亦作尘”对世事变迁的象征,深刻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历史的变迁。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对人生和社会深刻洞察的体现。
于慎行
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1370篇诗文
于慎行的其他作品
- 《 送朱可大南还三首 》 —— [ 明 ] 于慎行
- 《 送张洪阳年兄上南少司成二首 》 —— [ 明 ] 于慎行
- 《 夏日村居四十二首 》 —— [ 明 ] 于慎行
- 《 桃花岭图歌寿太宰杨梦山先生 》 —— [ 明 ] 于慎行
- 《 路凤冈民部第中牡丹冬开寄题四首 》 —— [ 明 ] 于慎行
- 《 查虞皋文学自越中遣书相讯寄谢四首 其三 》 —— [ 明 ] 于慎行
- 《 泰山对酒赠冯琢吾少宰 》 —— [ 明 ] 于慎行
- 《 哭贾石葵司马张玉阳宗伯二十韵 》 —— [ 明 ] 于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