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黄仪庭宫允

班荆阙里笑相看,宝马金羁识汉官。 别去梅花江上老,秋来明月梦中寒。 词臣寂寞犹鸳列,隐客疏狂自鹖冠。 传道桥门悬绛帐,五更经术首登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班荆:铺开荆条坐下。班,铺开。
  • 阙里:地名,孔子故里,在今山东曲阜城内阙里街。
  • 宝马金羁:指装饰华丽的马匹。羁,马笼头。
  • 汉官:汉朝的官员,这里指代有威仪的官员。
  • 词臣:指文学侍从之臣,如翰林之类。
  • 鸳列:像鸳鸯一样排列,比喻官员的行列。
  • 隐客:隐士。
  • 鹖冠:以鹖羽为饰的武士冠,后指隐士之冠。
  • 桥门:古代太学周围环水,有四门,以桥通,故名。
  • 绛帐:红色的帷帐,后汉马融常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后因以代指讲座。
  • 五更:古代中国民间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五夜。这里指深夜。
  • 经术:指经学,即研究儒家经典的学问。

翻译

在阙里铺开荆条坐下,笑着相互对望,装饰华丽的马匹让人认出是汉朝的官员。分别后,梅花在江边渐渐老去,秋夜的明月在梦中带来寒意。文学侍从之臣寂寞地排列在官员的行列中,隐士则戴着鹖冠,过着疏狂的生活。听说在太学的桥门悬挂着红色的帷帐,深夜里,经学的讲坛上,首屈一指的学问被传授。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后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友人境遇的关切。诗中通过“班荆阙里”、“宝马金羁”等意象,展现了与友人相聚的场景,而“别去梅花江上老”则抒发了离别后的哀愁。后两句通过对“词臣”与“隐客”的对比,表达了对友人不同生活状态的感慨。最后,以“桥门悬绛帐”和“五更经术首登坛”作结,既展现了太学的庄严氛围,也暗含对友人才华的赞赏。

于慎行

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1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