蕲水李居士承芳余先世故交也往余过其邑迫行不及一访兹辱遣介二子不远数千里谒余白下因归作此寄焉
四世通家几阅年,吴山楚水邈风烟。
却惭间岁双旌过,不及中林半刺传。
二妙喜看承鲤学,三湘遥此寄鸾笺。
何时独鼓洞庭楫,径访云巢赤岸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蕲水:地名,今湖北省蕲春县。
- 李居士承芳:人名,李承芳,居士是对有学问但未出仕的人的尊称。
- 先世故交:指诗人的祖先与李承芳有旧交情。
- 白下:地名,今江苏省南京市。
- 四世通家:指两家从四代前就有交往。
- 吴山楚水:泛指江南地区,吴指江苏一带,楚指湖北一带。
- 间岁:隔年。
- 双旌:古代官员出行的仪仗,这里指诗人自己的官职身份。
- 半刺:古代官员的名片,这里指诗人的身份。
- 二妙:指李承芳的两个儿子。
- 承鲤学:指学习,鲤鱼跳龙门象征学业有成。
- 三湘:指湖南一带。
- 鸾笺:精美的纸张,这里指书信。
- 洞庭楫:洞庭湖上的船只,这里指诗人希望有一天能亲自访问李承芳。
- 云巢:隐居的地方,这里指李承芳的居所。
- 赤岸:地名,这里可能指李承芳居所附近的地方。
翻译
四代人之间的交往已经历多年,吴地的山楚地的水,风烟渺远。 我却感到惭愧,因为隔年匆匆路过,未能亲自拜访,只能通过名片传达问候。 很高兴看到李居士的两个儿子学业有成,我在这遥远的湖南,寄去精美的书信。 不知何时我能独自划船穿越洞庭湖,径直访问你隐居的云巢,就在那赤岸边。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先世故交李承芳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其两个儿子学业的赞赏。诗中,“四世通家”凸显了两家悠久的交往历史,“吴山楚水”则描绘了地理的遥远与情感的绵长。诗人自愧未能亲自拜访,但通过书信表达了对李家的关心与祝福。末句则流露出诗人对未来能亲自访问李家的美好愿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学问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