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花曲

· 于谦
垂杨飞白花,飘飘万里去。多情蜂蝶乱追随,不问依栖向何处。 人生漂泊无定踪,一似杨花趁暖风。今朝马足西边去,明日车轮又向东。 可怜不识归来路,一去江山千万重。杨花本是无情物,懊恼人生在客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垂杨:即垂柳。
  • 飞白花:指杨花飘落。
  • 飘飘:形容飘扬的样子。
  • 多情:指蜂蝶对杨花的追随显得多情。
  • 依栖:栖息,停留。
  • 漂泊:比喻行止无定,四处流浪。
  • 趁暖风:随着温暖的春风。
  • 马足:指骑马行走。
  • 车轮:比喻旅行的交通工具。
  • 一去江山千万重:形容离开后,归途遥远,重重山水阻隔。
  • 懊恼:烦恼,苦恼。

翻译

垂柳飘落白色的杨花,随风飘扬,飘过万里。多情的蜂蝶紧随其后,不问它们将栖息在何处。 人生就像杨花一样漂泊无定,随着温暖的春风四处飘荡。今天骑马向西边去,明天又随着车轮向东边行。 可怜的是,一旦离开就不知道归来的路,一次离去,便是千万重山水的阻隔。杨花本身是无情的,但人生在客中,却让人感到懊恼。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杨花的飘零来比喻人生的漂泊无定。诗中,“垂杨飞白花”形象地描绘了杨花随风飘扬的景象,而“多情蜂蝶乱追随”则以蜂蝶对杨花的追随,隐喻人生中无常的追随与迷茫。后文通过对“人生漂泊无定踪”的直接抒发,以及“今朝马足西边去,明日车轮又向东”的具体描绘,深刻表达了人生旅途中的无常与迷茫。结尾的“杨花本是无情物,懊恼人生在客中”则进一步以杨花之无情对比人生之有情,突出了在异乡漂泊的无奈与懊恼。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于谦

于谦

于谦,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明朝名臣、民族英雄,祖籍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 ► 4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