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渺愁予:遥远地使我忧愁。渺,遥远。
- 衡渚雁:指衡阳的雁,传说衡阳有回雁峰,雁至此不再南飞。
- 武昌鱼:指武昌的鱼,这里用作信使的比喻。
- 索居:孤独地居住。
- 樵渔:打柴和捕鱼,指隐居生活。
翻译
分别后,我感到遥远而忧愁,秋天收到了你的来信。 信使还未像衡阳的雁那样经过,却已像武昌的鱼那样早早到来。 天下正多难,我孤独地居住在江湖之间。 闲暇的踪迹不必再问,我已经白发苍苍,与打柴捕鱼的人为伴。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在秋日收到友人书信时的感慨。诗中,“渺愁予”和“秋来得报书”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收到信件的喜悦。通过“衡渚雁”和“武昌鱼”的比喻,诗人巧妙地表达了信件的迅速和珍贵。后两句则反映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选择隐居生活的决心。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于慎行
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1370篇诗文
于慎行的其他作品
- 《 春日同朱可大起部冯用韫太史同游恩隆观暨侍中园纪事二首 》 —— [ 明 ] 于慎行
- 《 送周启明水部上淮阳宪使四首 》 —— [ 明 ] 于慎行
- 《 白纻辞鲍照体 其三 》 —— [ 明 ] 于慎行
- 《 阁试征西将军出塞歌 》 —— [ 明 ] 于慎行
- 《 送唐抑所太史册封郑藩 》 —— [ 明 ] 于慎行
- 《 路凤冈民部第中芭焦作花一丛百瓣诸公称为奇瑞有书见示灯下聊赋二章以寄嘉赏 》 —— [ 明 ] 于慎行
- 《 送张洪阳太史请急南还 》 —— [ 明 ] 于慎行
- 《 出塞四首为辽左李大将军赋 》 —— [ 明 ] 于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