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潋滟(liàn yàn):形容水波荡漾、波光粼粼的样子。
- 崔嵬(cuī wéi):形容山势高大、雄伟。
- 时名:当时的名声或声望。
- 冥鸿:指高飞的鸿雁,比喻高远的志向或隐逸的人。
- 群飞燕雀:比喻平凡或庸俗的人。
翻译
重重的门扉少有客来开启,我独自登上高楼,久坐不愿离去。 夕阳的霞光依旧波光粼粼,远望城外的山势雄伟壮观。 当时的名声正好可以抛诸脑后,专注于诗卷;世间的事务,唯有借酒消愁。 我怅然望着高飞的鸿雁,心中有所思念;那些群飞的燕雀,莫要猜疑我的心思。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于慎行对世俗名利的超然态度和对自然美景的沉醉。诗中,“重门无客”与“独上高楼”形成对比,突显了诗人的孤高与超脱。夕阳与山势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后两句则通过对比“时名”与“诗卷”、“世事”与“酒杯”,以及“冥鸿”与“燕雀”,进一步强调了诗人追求高远志向与隐逸生活的决心,同时也透露出对世俗的淡漠与不屑。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超然物外、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怀。
于慎行
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1370篇诗文
于慎行的其他作品
- 《 纪赐四十首丙子二月初与经筵进讲纪述 》 —— [ 明 ] 于慎行
- 《 听姜生弹琴 》 —— [ 明 ] 于慎行
- 《 王忠铭宗伯山房四咏 其四 桥头碧水 》 —— [ 明 ] 于慎行
- 《 送余太史云衢册封周藩四首 》 —— [ 明 ] 于慎行
- 《 塞下曲八首为蓟门大夫赋 》 —— [ 明 ] 于慎行
- 《 九月廿一日同赵少虚文学李前峰司马饮宫秀才山房对菊三首 》 —— [ 明 ] 于慎行
- 《 送邹四山太史册封岷藩便道省觐 》 —— [ 明 ] 于慎行
- 《 潞河寄都下旧游 》 —— [ 明 ] 于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