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承苏岱髯长史寄问赋此奉酬并谢药饵之惠

邯郸古道鲁门西,锦字谁将尺素题。 遇主虞卿初相赵,谈天驺衍旧游齐。 赋成明月堪疑璧,药就黄金试作泥。 此日思君何处切,平皋春草正萋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接受,收到。
  • 岱髯长史:指苏岱,髯指长须,长史为官职。
  • 寄问:寄来的问候。
  • 药饵:药物。
  • 邯郸:地名,今河北省邯郸市。
  • 鲁门:指鲁国的城门,此处泛指山东一带。
  • 锦字:华美的文字。
  • 尺素:古代书写用的细长白绢,此处指书信。
  • 虞卿:战国时期赵国名士。
  • 相赵:在赵国担任相国。
  • 谈天驺衍:指驺衍,战国时期齐国名士,擅长天文地理之学。
  • 旧游:旧时的游历或交往。
  • 赋成明月:指写成的诗文如同明月般皎洁。
  • 疑璧:怀疑是璧玉,璧为古代玉器。
  • 药就黄金:指药物制成后如同黄金般珍贵。
  • 平皋:平坦的河岸。
  • 萋萋:形容草木茂盛。

翻译

在邯郸古道和鲁门西边,不知是谁用华美的文字在尺素上题写。虞卿刚刚在赵国担任相国,而驺衍曾在齐国与我有过旧时的交往。写成的诗文如同明月般皎洁,让人怀疑是璧玉;药物制成后如同黄金般珍贵,值得尝试。此刻我思念你,最深切的地方是平坦的河岸上,春草正茂盛。

赏析

这首作品是于慎行对苏岱寄来的问候和药物的感谢之作。诗中通过提及邯郸、鲁门等地名,以及虞卿、驺衍等历史人物,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后两句以明月和黄金作比,形象地表达了对苏岱诗文和药物的赞赏。结尾处,作者表达了对苏岱的深切思念,以平皋春草的茂盛景象寄托情感,意境优美,情感真挚。

于慎行

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1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