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吴少溪宫录七十

一曲清流镜远空,兰桡初试藕花红。 鸥凫影乱千峰雨,芦荻声残两岸风。 啸咏何人兼吏隐,江湖此地属渔翁。 儿童亦识高阳醉,拍手铜鞮唱转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兰桡(lán ráo):指用木兰木制成的船桨。
  • 鸥凫(ōu fú):指水鸟,如鸥和野鸭。
  • 芦荻(lú dí):芦苇和荻草,常见于水边。
  • 吏隐:指官员隐退或兼有隐士身份。
  • 高阳醉:指醉酒,源自古代传说中的高阳酒。
  • 铜鞮(tóng dī):古代的一种乐器,这里指用铜鞮伴奏的歌曲。

翻译

一条清澈的溪流映照着遥远的天空,木兰制成的船桨初次划过,藕花盛开如火。水鸟的影子在千峰间的雨中显得零乱,芦苇和荻草在两岸的风声中摇曳生姿。是谁在边吟咏边隐居于官场之外,这片江湖之地属于那些渔翁。孩子们也认识那醉意中的高阳,他们拍手伴着铜鞮的节奏,唱得越来越动听。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江湖景色,通过清流、藕花、水鸟、芦荻等自然元素,展现了自然的和谐与宁静。诗中“啸咏何人兼吏隐”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超然态度。结尾处的“儿童亦识高阳醉,拍手铜鞮唱转工”则增添了诗意的欢乐气氛,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于慎行

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1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