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閒居:闲居,指无官职的居住状态。
- 愁思:忧愁的思绪。
- 依依:形容思绪缠绵不断。
- 邑里:指乡里,村庄。
- 阻饥:因灾害而导致的饥荒。
- 炊烟:做饭时升起的烟。
- 浑欲:几乎,快要。
- 平田:平整的田地。
- 蔓草:蔓延的野草。
- 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古代中国的中心地带。
- 寇盗:强盗,指战乱。
- 消长:增减,此指战乱的起伏变化。
- 海外:指边远地区或外国。
- 兵戈:战争。
- 是非:对错,此指战争的正义与否。
- 黄扉:指宰相府,古代宰相的官署。
- 诸相国:各位宰相。
- 从容:镇定,不慌不忙。
- 调燮:调和,治理。
- 宵衣:指皇帝,因为皇帝需要早起穿戴朝服处理政务。
翻译
闲居之中,忧愁的思绪缠绵不断,深感乡里春深时正遭受饥荒。 深巷中做饭的炊烟几乎快要看不到了,平整的田地上野草也应稀少。 中原地区的战乱还在起伏变化,边远地区或外国也有战争的正义与否之争。 好在有宰相府中的各位宰相,他们镇定从容地治理国家,辅佐皇帝处理政务。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在闲居时的忧国忧民之情。诗中,“閒居愁思转依依”一句,即展现了作者深沉的忧虑。通过描绘“邑里春深正阻饥”、“深巷炊烟浑欲少”等景象,进一步以乡里的饥荒和荒凉来象征国家的困境。后两句则通过对中原和海外战乱的提及,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最后,作者寄望于宰相们的治理,希望他们能稳定局势,辅佐皇帝,体现了作者对国家未来的关切和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