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云翠山洞送可大南还

十年重作碧山游,万事相看两鬓秋。 夜鹤有情惊别梦,岩花无语殢春愁。 天开洞壑双樽酒,人去沧浪一叶舟。 峰后峰前往来路,少时还拟待鸣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宿云翠山洞:指在云翠山洞中过夜。
  • 可大: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
  • 南还:向南返回。
  • 碧山:青翠的山,这里指云翠山。
  • 鬓秋:指鬓发如秋,形容年老。
  • 夜鹤:夜间鸣叫的鹤,常用来象征高洁或孤独。
  • 别梦:离别的梦境。
  • 岩花:山岩上的花朵。
  • 殢春愁:殢(tì),困扰;春愁,春天的忧愁。
  • 洞壑:洞穴和深谷。
  • 双樽酒:两樽酒,樽(zūn),古代盛酒的器具。
  • 沧浪:水名,这里指江河。
  • 一叶舟:形容船小如一片叶子。
  • 峰后峰前:山峰的前后。
  • 鸣驺:驺(zōu),古代贵族出行的随从,鸣驺指随从的马匹嘶鸣,这里指出行。

翻译

十年后再次来到这青翠的山中游玩,看尽世间万事,两鬓已如秋霜。夜间的鹤鸣惊醒了我的离别梦,山岩上的花朵默默无语,却似困于春愁。天色已开,洞壑间我们共饮两樽酒,人将离去,乘一叶小舟漂泊在沧浪之上。山峰的前后,是往来的路径,年少时还曾打算等待出行时的嘶鸣。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友情离别的感慨。诗中,“十年重作碧山游”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的回忆,而“万事相看两鬓秋”则透露出岁月的无情。夜鹤、岩花的意象,增添了诗的意境和情感深度。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友情的珍视,展现了诗人豁达的情怀和对生活的热爱。

于慎行

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1370篇诗文